“潘银凤”
“今年多少岁?”
“七十三”
护士给她挂上液体,又拿出一个单子
“让你家属去楼下药房取药,一天三次按时吃药”
护士觉得没对劲儿:“你家属呢?”
“家属……”
老太太这才傻眼了,她好像把女儿气走了
儿子媳妇也没来
“没事儿,我自己能行”
“那你慢一点,看着点,输完了液按铃喊我们……”
护士能说啥,上了年纪的老人住院身边有年轻人照顾的人极少,大部分都是老伴陪同,像这样没有家属的也有,她们就会多留意一下了
给潘大娘输好液,又转过身来给陈冬梅把液挂好
同样交代了一番,忍不住看了杜红英两眼
一个病房两个老太太,一眼看出谁福气好家庭条件好
同样是生病,一个面黄肌瘦一个红光满面;一个病床床头柜上除了一个布口袋什么都没有;一个床头柜上堆满了牛奶水果;一个家属都不知道在哪,一个家属寸步不离
“你们输完了液还是可以下床多走动走动,老年人要活动血液才能循环,睡久了其他的病又要出来了”
“好的,谢谢你”
这一点儿杜红英一点儿也不担心,冬梅娘精气神好,但凡能走得动她都不想躺
输了两天的液她胃子也不疼了,精神也有了
“红英,我们好久能出院?”
护士一走冬梅娘就坐不住了
“别急,治病肯定是要治到病根儿”
“红兵不是说了嘛,回头他开两副药给我调理调理”
“那也得先把眼前的问题解决了呀”杜红英耐心的哄着她:“娘,你啥都别多想,安心治病就好,等一下液输完了,我带你下楼去走走”
“好吧”陈冬梅一声叹息:“生了病就是这样,什么自由都没有了”
杜红英就笑,自由也是有限的,来医院自然是听医生的
“今天几组液?”
“三组”
陈冬梅看着隔壁潘大娘挂了四大瓶就啧啧咂舌,自己一瓶大的两瓶小的,好像轻松很多
“老姐子要输好几个小时”
“是啊,哎,输的哪是液啊,都是钱!”
两个老太太聊天,聊着聊着,冬梅娘睡着了
杜红英就坐在床边看着小瓶的输完了喊护士来换大瓶的,大瓶的输到一半,潘大娘也按了铃喊护士来换了一瓶,等冬梅娘全部输完都中午十一点半了,潘大娘第二瓶都还没输完
“娘,我带你去食堂吃,看看有些什么适合你吃的”
陈冬梅下床前看了一眼潘大娘:“老姐子,你中午吃点啥?要不要我给你带点上来?”
“不用,我没饿,多谢你了”
“事儿都没做呢,当不得你的谢”陈冬梅知道她是不好意思麻烦自己:“那我们下楼去了,你要看着点你的液体哟”
“好的”
看着杜红英扶着陈冬梅出病房门的背影,潘大娘不羡慕是假的
这边陈冬梅边走也边和女儿念叨
“当老的啊,千万别糊涂,你看看她,幺姑娘出头是为了她好呢,结果她还怪上了幺姑娘了,把一个女气走了,身边连一个照顾的人都没有”
“呵呵,有些时候老实人就是要吃亏得多”杜红英也很无奈:“多做多错”
“哎,幸好你们姐弟几个不像这样噢”
杜红英就笑,真没必要!
大家都是有知识有文化有见识的人,父母有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商商量量的多好,家和万事兴
“一家一屋有一个搅家精就清静不了,娶媳妇一定要娶好”
陈冬梅感慨万千
同样是大儿媳妇,田静能做的都做了,不能做的也做了,从来没在她面前斤斤计较过
幺儿媳妇……就有几分庆幸隔得远,要不然说不定也会有婆媳矛盾闹得乌烟瘴气的
也不说蓝平不好,就是感觉她被娇惯了,分不太清是非,容易被亲妈带偏
“娘,想吃点什么?”
食堂有病号饭,杜红英征求娘的意见
“你们说要吃清淡点哒,这些我都不想吃”
想吃的都不让吃,最后冬梅娘说吃一碗面条
胃炎的人,确实不宜大鱼大肉的,那就面条吧
杜红英也没有独自单独点餐,和娘一样一人一碗面条,不同的是她的碗里放了点辣椒
“走了这么多地方,还是家里的面条好吃一些”
杜红英边吃边感慨:“饮食习惯有时候一辈子都改变不了”
“是这样的,习惯了一样东西就会一直喜欢”陈冬梅道:“就像你们总让我进城来,进城干嘛呀?一出门就是楼房马路,车多人也多灰尘也大,不像我们农村,一出门就是青油油的一片,空气也要清新点嘛……”
嗯,冬梅娘说得没错
农村除了医疗是硬伤外,其他条件养老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