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沁在家待了一天就被徐美芳给使唤去爷爷奶奶家了,恰好跟隔了一段距离的张凤侠和李文秀母女俩错过了。
李文秀开学就是高三最后一学期,张凤侠知道她过于偏科成绩实在不太行,但周围有这么一个去首都上大学的,她想着带孩子上门问问主意。
徐美芳才送了许沁出门,这边转头就遇上了张凤侠母女俩,她笑着招呼两句,这天儿冷,大家不可能站在外面寒暄。
张凤侠着急地道明来意,徐美芳看着小鸡崽子一样的李文秀,只觉得可太不巧了,“我们家小沁才出门,去她爷奶那儿了,估计过年的时候才回来。”
“这可真是不巧——”张凤侠也十分遗憾,但许沁过年的时候必定回来,她也只能等着了。
回去的路上,李文秀忍不住嘀咕道:“要是我也能去首都看看,就好了。”
张凤侠心里惆怅,她这姑娘她也不指望能有多大出息,可总要有一门能谋生的手艺之类,让自己好好儿的、不缺衣少食地生活吧?
想到许沁,张凤侠对许家的事情也听说过不少,她忍不住说道:“人家许沁啊,那学习的时候是真的刻苦,人家就没有玩闹的时候。”
李文秀还是个典型的学生,整天傻吃傻玩儿快快乐乐的,这要不是家附近出了这么一个考去首都的大学生,她怕是连学习都不会操心。
今天跟着亲妈张凤侠上门,完全是对首都充满了向往,想要从许沁这里得到更多关于首都的消息。
许沁在村子里也没待多久,也就将将十天的时间,就跟着爷爷奶奶一起回到了县城,一家人聚在一起欢欢乐乐地准备过年了,周围人对于首都的向往也随着她的回归,再次点燃。
李文秀也迅速上门。
许沁跟李文秀不太认识,哪怕两家住得很近,哪怕李文秀就比她低了一级,也仅限于知道这个人,知道对方的家庭情况和其他一些事情,见面也能打招呼,但并不熟悉。
但徐美芳已经跟许沁说过,李文秀想要了解更多的大学,为高考做准备,她当然要认真对待。
许沁主动招呼李文秀去自己房间里说话,“李文秀,我妈都说了,你想了解外面的大学,你跟我去我房间说吧,这外边吵吵闹闹的,说话不方便。”
周围许多小孩子正聚集在客厅里看碟呢,许沁从首都带回来的,国内的国外的都有,可受欢迎了,这会儿放的是《还珠格格》,这剧集可谓是老少皆宜,李文秀看了一会儿也入了迷。
许沁看李文秀突然拘谨起来,就直接问道:“你有喜欢的城市吗?”
李文秀有点儿反应不过来,不过她赶紧回答道:“有啊,首都!还有我爸的老家,大东北的沈阳!”
许沁就说道:“那你有空,就直接去找个网吧,用电脑搜索首都和沈阳的大学,然后找到这些学校的网站,打电话问问招生办公室的老师们,录取分数线大约是多少,又有哪些专业。”
“很多城市都有大学还有中专、大专,你只要努力学习,再挑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填报志愿的时候稍微用心些,差不多就能去你喜欢的城市上学了。”
李文秀稍微反应了一会儿,突然反应过来,在她看来天大的事儿考大学,在许沁口中竟然变得如此简单了。
她忍不住笑着感慨:“听起来,考大学也不是很难的样子了……”
许沁也忍不住跟着笑,“高考呢,全称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本身就是一个选拔性的考试,一般来说,只要智商是正常的、学习态度是认真的,基本就能过了本科分数线。”
“说到底,那些越有名的学校,选拔的对象就是那些脑子越好的、越有学习能力的学生,所以更多的还是看学生的个人素质。”
“我也是自己上了大学,才知道大城市里的学生,除了高考,还有别的途径可以上大学,而且别说是每个学校的专业了,就连大学本身的分类也不少。”
许沁自己的专业是热门的计算机,原本许家没人懂这些专业选择,但她的班主任有几分远见,所以建议许沁选择计算机专业。
李文秀听了这么多,心里总算对大学有了一点算得上明确的认识了,她忍不住问道:“许沁,首都是什么样子的呢?”
许沁二话不说直接拿出带回来的相册,“这两本相册就是我这半学期到处拍的照片,有风景,还有跟人的合影,你可以先看看这个,有问题再问我。”
第一张当然是天安门广场,许沁主动解说:“天安门广场平时人也不少,每个月的第一天和重大节日的时候,升旗仪式还有军乐队现场演奏,我也去排队看过呢,真的会非常感动。”
“你别看天安门在照片上看起来不高,其实天安门一开始叫承天门,后来到了清朝顺治帝的时候,改名为天安门,是紫禁城的正大门,足足34.7米高,差不多是十层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