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不能说还复位又废吧,这让天下人怎么看?
所以见太子胤礽被废之后,其他的皇子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八爷党成了竞争力最强的一派。
不过康熙皇帝向来最讨厌自己的儿子们结党营私,所以对八爷党那是一直备受打压。
总之就是皇帝老了,儿子们长大了,觊觎自己屁股下面的位置了,所以只要谁稍微冒一点儿头,就被无情的摁了下去。
这都是很多皇帝的通病,害怕自己的皇位被抢,哪怕那个人是自己的亲儿子都不行。”
其实这个呢,也好理解,皇帝嘛,拥有最高的权力,掌管着生死大权,想让谁死,谁就得死,那种感觉,不用想就非常爽。
这谁不想长生不老,一直做皇帝?
谁想把皇位给别人呢?
亲儿子那也是别他人,只有掌握在自己手上那才是最好的。
天幕前的皇帝们谁也不想说话,这个事情怎么说呢,确实是如此的。
除了明太祖朱元璋。
弹幕上也都在讨论这个问题。
完颜阿骨打三人也沉默了,这皇位,谁会想给别人坐呢?
他们就是坐一辈子那都是不够的呀。
“那些个皇子为了太子之位,又开始上蹿下跳,其实这些都被康熙皇帝看在眼里。
而雍正皇帝您则是不一样了,您最为低调,反其道而行之。
在夺嫡活动最为激烈的时候,雍正皇帝您反而以天下第一闲人自居。
开始寄情于山水诗歌,表现得那叫一个无欲无求。
不知道的还以为雍正皇帝您根本就对那太子之位并不感兴趣,一心只想做个闲散王爷呢。
雍正皇帝您也因此获得了康熙皇帝的信任,但是您却在背后里秘密结交皇亲贵胄隆科多和川陕总督年羹尧,最终也正是凭借二人的鼎力相助,在康熙皇帝去世之后,您才得以顺利继承了皇位。
雍正皇帝,这康熙皇帝知道了您的事迹之后,您那个位面的您,恐怕以后,”黎雾没说完,但是老祖宗们也都知道她要说什么了。
这个康熙皇帝都能把自己儿子们当蛊一样养着,不允许私下结交,现在知道了,他最以为老实的老四,结果最不老实。
还不知道怎么生气呢。
雍正苦笑了一下“小仙人,知道便知道吧,”他来了后世,得了好处,自然要有所失去的。
好在他已经做了皇帝了,至于父皇那个位面的自己,只能说,自求多福咯。
他倒是想管,但是也确实管不了。
康熙时期,康熙脸色阴沉,死死的盯着雍亲王胤禛。
其他皇子也万万没想到他们一直以为无欲无求的四哥/四弟居然背地里结交大臣。
最后还登上了皇位,虽然他们之前也早就知道了,但是还是有些不服气。
在听到老四被累死之后,也不由得同情他来。
雍亲王胤禛连忙下跪,隆科多和年羹尧脸色惨白,也跟着跪了下去。
康熙没有说话,只是目光沉沉的看着他们,三人抖得不行。
“先听完小仙人怎么说吧,”康熙皇帝最后道,却也没有人三人起来。
他还气着呢,他这都还没有死呢,就一个两个的惦记他屁股下面的皇位。
其他的皇子们听到康熙皇帝这个话,都有些嫉妒胤禛了,父皇这是打算松口了吗?
也是,这个胤禛如今到了后世,上了天幕,那自然是不一样了,被百姓所记住了。
这个皇位还就非他莫属了,就算父皇日后想换其他人,那些臣子或者是百姓们也不会同意的。
因为上了天幕到底是不一样了。
弹幕上不少人也开始说起了雍正皇帝,特别是乾隆,一个劲的夸自己的父皇雍正皇帝呢。
这让康熙看到之后,也好受了一点,至少老四这个皇帝干得还是很不错的。
天幕
“公元1722年,康熙皇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
而雍正皇帝您奉康熙遗诏,在太和殿继位,改元雍正。
雍正皇帝您继位之后,根据您自己争夺皇位的亲身经历,创立了秘密立储制度。
就是皇帝从此不再公开立太子,而是将立储谕旨一式两份,一份安放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
而另一份则是由皇帝自己保存,等皇帝驾崩时,将两份遗旨取出来,对症无误后,当众宣布皇位继承人的位置,避免了皇位继承权的争端。
康熙皇帝晚年时期,以仁治国,导致吏治败坏,国库亏空,朋党之争严重,为了纠正这些现象,雍正皇帝您在继位之初。
您就发布了自己亲笔写下的《训谕十一道》,强调了您的治国理念,就是以严治国。
这训谕发布后,轰轰烈烈的清世宗改革就开始了。
可以说雍正皇帝您当时接手的皇位,那完完全全就是康熙皇帝留下来的一个烂摊子。
财政困难、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