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重回60:分家后,我靠打猎养活全家 > 第463章 真是不知悔改

第463章 真是不知悔改

    李家坳人被办案人员驱赶着往前走,有人脚软得走不动路,被队员用枪托轻轻戳了戳,立马像被针扎似的蹦起来。
    那最先开口的老汉走在队伍中间,耷拉着脑袋,嘴里还念念有词:“不是说给饭吃吗……咋变成这样了……”
    赵威站在原地,看着他们的背影消失在田埂尽头,才对身边的黄毛和二小道:“把撒了桐油的稻苗处理干净,别留隐患。”
    “好嘞。”黄毛应着,眼睛还盯着办案人员离开的方向,“师父,你啥时候通知的人?我竟然不知道。”
    “猜也能猜到。”赵威踢了踢脚下的石子,“那不就是一句话的事儿?派人通知一声就行了。”
    “啧啧啧,师父你说的轻巧,要是换成我,最多只能请来两三人。”
    这些人直接来了一两百人啊,李家坳来的人也挺多的,结果,一个也没跑掉,全被一锅端了。
    赵威没说自己的潜在身份,他能调动的人是300人,这是他的权限,只比周队长少一百个人。
    那些人还惦记着吃饭,赵威没骗他们,的确是有饭吃,只不过,吃的是牢饭而已。
    把事情处理完,赵威独自往家走。
    路过仓库时,看到红姑正指挥着妇女们晒新收的蘑菇。
    她在这方面,有极强的经验,经她指点后,这蘑菇晒干后的品相好了许多。
    她看到赵威,停下手里的活:“这是……忙完了嘛?”
    “嗯,上面来人处理了,没我啥事儿了。”
    红姑叹了口气:“也是可怜,可可怜人也有可恨处。”
    她往赵威手里塞了个绿豆饼,“刚烙的,垫垫肚子。”
    不愧是做习惯了的,照顾人那是顺手拈来。
    以后云秀做月子,有红姑在,那可就省了不少麻烦,必定被照顾得妥妥的。
    据说,老太太年轻的时候生赵庸,就是红姑负责伺候的月子,眼下都九十来岁了,还耳聪目明的,红光满面,就没留下啥月子病。
    王彩姑虽然也不错,但术业有专攻,她就没被人伺候过,也不咋会照顾人。
    跟着红姑打打下手,还是不错的。
    赵威心情不错,咬了一口饼,绿豆的清香混着麦香在嘴里散开。
    他想起李家坳那些人渴得冒烟的样子,心里不是滋味,却没半分后悔——他给了这些人太多的机会,却总也教不会这些人学着做个人。
    人,总的为自己的选择买单。
    回到家时,云秀正坐在廊下缝衣裳,情绪看着倒也稳定。
    看到赵威,她放下针线迎上来:“都处理完了?这么快啊!”
    “嗯,上面来人带走了。”赵威握住她的手,“别担心,以后安生了。”
    云秀点点头,指尖划过他的袖口:“刚才听王大娘说,差点打起来了呢,好险!”
    ……
    傍晚时分,二小跑来报信:“社长,上面来口信了,说那五个领头的要劳教八年,其他人罚去修水渠,算是抵罪。”
    “知道了。”赵威点头,“让伙房多蒸点窝头,送去给修渠的人。”
    二小吃了一惊:“还给他们送?”
    “他们是被罚劳改,不是被罚饿死。”
    赵威道,“让他们看着咱们的稻苗长得好,比打骂更管用。”
    这些人一直懒,不想修水渠,现在有官家押送着,啥时候修好,啥时候才得自由。
    这日子说不出来的苦,既能惩罚他们,也能让他们村的人受益,也算是最好的结果了。
    二小似懂非懂地跑了。
    赵威站在院门口,看着夕阳染红天际,长舒了一口气。
    用不了多久,水渠边就能传来叮叮当当的锤声——李家坳的人修渠,也是在给自己修一条回头的路。
    “社长,你这招可真高。”
    黄毛不知啥时候凑过来,蹲在他脚边。
    “让他们自己修渠,修好了先浇他们村的地,这不是打一巴掌给颗糖嘛。”
    赵威吐出个烟圈:“糖是给肯干活的人吃的。”
    他瞥了眼试验田,被桐油毁过的地方已经补种了新秧,嫩得能掐出水。
    “等渠通了,让他们村派个老实人来学育苗,明年开春,他们也能种上二茬苗。”
    黄毛眼睛亮了:“真教啊?不怕他们不肯学,还说你坏话?”
    “捣乱?”赵威笑了,鞋底子在石头上磕了磕,蹭去上面的泥。
    然后这道:“有官家盯着,有渠连着,他们敢?”
    他站起身拍了拍裤子,“走,回家吃饭,我儿子该等急了。”
    黄毛砸吧了一下嘴,心里腹诽起来,指不定是两个闺女呢,啧啧啧……
    院里飘着玉米糊糊的香味,云秀正把蒸好的窝头往竹篮里捡,见赵威进来,擦了擦手上的面:“刚蒸好的,让二小给修渠的人送去吧?”
    “让他凉透了再送,别烫着嘴。”
    赵威走过去,从篮里捏了个窝头,咬了一大口,“你咋知道我要送?”
    “你心里想啥,我还能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