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当官哪有种地香 > 第77章 真是好怕怕啊。

第77章 真是好怕怕啊。

    第七十七章
    “砚台啊,等开春雪化后,你和王柯去附近几个府城转转,看看能不能帮我找到棉花。”
    “棉花?”
    唐文风连说带比划:“不是木棉花,是另外一种。”他将棉花具体长啥样仔细描述了一番,“这种棉花更保暖,有了它,冬天就没那么冷了,也不容易冻死人了。”
    听了这话,别说砚台和王柯,就是一边喝茶的关平升都竖起了耳朵。
    这东西要是真像唐文风说的这样好,那可是造福百姓的大好事啊!
    那些镇守边关,抵御外敌的将士们也能更好过些。
    关平升眼珠子转着,心想这带回去给陛下过目的折子上面又得多添一笔了。
    日子就这么平稳的过着。
    冬日里,如果没有必要,几乎没什么人出门。
    衙门都快闲出屁了。
    唐文风便把官差们提溜到跟前,教他们算术。
    日子就这么平稳的过着,不知不觉迎来了开春。
    冬日里依然有人被冻死,可比起往年,已经是少的不能再少。
    整个宁州的百姓都很感激唐文风,甚至有些给他立了长生牌。
    但唐文风还是不大满意。他想要的不是饿死的人少,而是再也没有人饿死。
    不过任重道远,一切还得慢慢来。
    开春土地化冻,便开始春耕。
    官差们也都轮流着回家帮忙干农活。
    唐文风领着几名在衙门值守的官差去垦了一块田出来。这块田他要用来做水稻试验田。
    天气冷,秧苗是他用木箱在屋子里育出来的。一掌多高,绿油油嫩生生的。
    田垦好后,引水灌溉。过了几天,待土泡软后,便开始插秧苗。
    地不大,也就三分的样子,没多久就插完了。
    这些秧苗,一部分是唐文风从老家带来的种子育的,一部分是当地的种子,还有一部分是从江州那边来的。
    唐文风都给画好了位置,在田坎上做了标记,免得到时候记错。
    除了稻子,辣椒,野茴香和玉米也都进入了准备工作。
    就等着到时间后栽种。
    忙过了这一阵,唐文风本来以为可以闲下来好好休息休息,哪知道这天刚回府衙,就听说有人给他找事儿。
    “不许捕鱼?!”
    来府衙告状的是一对母子,衣服破破烂烂的,上头补丁摞补丁,但洗的很干净。
    二人跪在衙门口,哭诉当地县太爷不让他们随便捕鱼,改派官差看守。谁要是偷偷捕鱼,没被抓到还好,抓到了一律打板子。
    唐文风皱眉:“赵齐,你带上人暗地里去查,别暴露了。如果事情属实,回来告知于我。”
    赵齐点头:“是。你们带路。”
    那对母子忙跟着一起走了。
    三河县。
    “大人,听说这位小知府心狠手辣,咱们这么做,会不会得罪他?”
    三河县知县何所为满不在乎:“不过是一个运道好,捡了漏的小子罢了,无权无势,就是得罪了他又如何?”
    是的,何所为之所以要和唐文风对着干,无非是不满宁州府城知府的位置落在唐文风头上。觉得他是捡漏捡来的。
    因为宁州之前是一块烫手山芋,谁都不敢接。就这么落到了他这个要什么没什么的穷小子手上。
    主簿没他的胆子惶惶不安:“属下听说府城那五家都在他手上吃了闷亏。咱们......”
    何所为烦躁:“你怎么总长他人志气灭自己人威风。我姐夫可是镇守北疆的监军,他敢奈我何?”
    主簿心里吐槽,他不敢奈你何,可是我们怎么办?
    奶奶的,早知有今日,就不该上这条贼船。现在真是骑虎难下。
    “大、大人!”
    一名官差急慌慌从外面跑进来,扶了扶头上的帽子,道:“有人去咱们的人看守的河道边,还打伤了好几个人。其中还有......还有二少爷。”声音越来越小。
    何所为怒而拍桌:“好大的胆子!是谁?”
    官差摇头:“不知。”
    “走,本官倒要瞧瞧是何人如此大胆!”
    主簿站在原地转了转圈,还是跟了上去。
    赵齐在走访询问过后,确认那对母子所说为实情,便想带着人悄悄回府衙告知唐大人。
    哪知道正要离开之时,竟然碰见有人强抢民女。
    一问之下,竟是三河县县太爷的儿子。
    眼看着那姑娘就要被掳走,他再顾不得其他,带着人冲了上去,将其救下。
    “常武,你腿脚快,快回去通知大人。”
    常武用力点了下头,拔腿就跑。
    三河县的官差还想追上去,被赵齐他们拦下。
    那被赵齐救下的女子看着眼前剑拔弩张的场面,想了想,转身跑了。
    “诶......”常武的双胞胎哥哥常文瞪眼,嘟囔,“这姑娘好没意思,一句道谢都没有。”
    赵齐头都没回:“吓都快吓死了,还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