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没有户籍。
没有户籍就没有学籍,也没有选举的权力。
不被选举可能问题不大,但不上学可不行。
客家人是非常重视教育的。
客家人普遍尊重教师,山村教师每年春节都会被客家人请去做客,并说,我家的孩子你拼命地打,只要不听教,就打,我们没有意见。
在这种情况下,官家不办学校,他们自己办。
据有关资料介绍说,1911年,桃坑客家人才有第一所小学,叫"乐群小学"。
不过,这些学生是无法考取功名的,不过后来据说,经过了漫长的争斗,可以参加功名考试了。
有不少客家人在清末科举考试中考中秀才,有一个黄姓还考进了进士。
客家人真正迎来新生的是解放以后。
所有的山林田地归集体所有,客家人与当地人的土地冲突自然消失,再加上人人平等,户户有居所,勤劳可以致富,纷争就消失了。
这时的客家人才真正站在自己的舞台上,展现出自己的聪明才智,成为新时代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