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动工之日,仍需地理先生主持,杀牛宰羊,目的是孝敬土地公公,驱散恶魔,使下一步建房顺风顺水。
其实,客家人建房,地基是最关键。
地基不牢,地动山摇。
地基必须选坚硬的泥地上,地沟上铺一层厚厚的砖块,做到雨水不侵。
之后再在砖块上堆放泥土。
客家人建土屋,都有专门的墙板,把黄泥倒其中,往往会加入竹片,然后,再用专门的墙棍,反复击打,让其紧密粘连在一起。
墙内之所以加入竹片,主要是增强其牵引性,犹同现在的城市建房,混凝土中加入钢筋。
原理一样,只是客家人居住的山区没有钢筋,所以就竹片代替。
一样具有同样的效果。
这些泥工师傅是建房专业人才,很多人靠此为生,因此必须支付工钱。
工钱多少,取决于房子大小和时间长短。
除此之外,其他人只管饭,不给钱,当然前来帮忙的,都是山寨之人,或者亲戚朋友。
客家人建房还需另请木工,主要制作木梁、木门、木窗及楼板。
房子封顶,是一个大喜日子,放鞭炮,杀猪,大吃一顿,以示庆贺。
之后,就是盖瓦了。
客家人没有砖瓦,用的是杉树皮,用竹篾扎好,就是上等的瓦,可以用二三十年。
最后就是装修了。
由于墙面是用筛选好的细泥土,击打光滑平整,不需要另外装修。
需要修整的是地面。
地面凹凸不平,要用黄泥整平。
房间一般用的是木头铺地,上面铺木板,可以避免地面上的潮气上涌,减少疾病的发生。
最后一项就是做酒。
结婚与建房子是客家人生中两人喜事,新屋落成,全寨的人和寨外的亲戚朋友,都会赶来吃酒。
大家会聚一团,一起分享收获的成果,感受客家人的辛勤劳动,杯杯米酒下肚,畅快淋漓,高谈阔论,也算是人生中的一大快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