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再走。等你在城里住些日子后,再雇车送你回人和村。”
我姥姥在鄄城的日子里,李兄弟两口子又去看望几次,每次都带着大包小包的好吃的和稀罕东西。
等到我姥姥要回人和村的时候,李兄弟已经雇好了车子,还给袁家的其他人带了礼物。
又过了几年,有一天,我姥姥正在家里,突然听到门外有人喊:“嫂子,嫂子,嫂子在家吗?”
姥姥掀开帘子,一个妇人就扑过来,抱住姥姥说:“嫂子,我是你李家妹子啊”,接着就大哭起来。
姥姥仔细一看,原来是鄄城大义的李家媳妇。
姥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李家媳妇抽泣着告诉姥姥。原来,年前,李兄弟突然得了重病,不久就去世了。这次,李家媳妇是回娘家探亲。
我姥爷回来,听到这个噩耗,也忍不住泪流满面。
李家媳妇说:“当家的临走那天,拉着我的手,让我一定要到人和村老袁家来。”说着,李家媳妇从怀里拿出一个布手绢,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沓钱。
李家媳妇说:“俺当家的一辈子没欠过别人的情,唯有在新砦街欠老袁家的情,情比天大、恩比海深,李家人几辈子都难以报答。当年大哥收留俺当家的,拿钱出来给我们支粥摊,每次拿钱给俺,大哥都不数,直接从钱袋里拿出来就塞给俺当家的。大哥是好心人、大善人,大哥不数,我们不能不数,每次拿钱回来,俺当家的都记下来了,一笔一笔加起来就是今天这个数。老话说,大恩不言谢,大哥和老袁家的恩情我们无法报答,但我们一直都记着。今天这份钱,不是老李家还钱,是我们对老袁家的一份情义,一个念想,一个见证。”
两年后,李家媳妇在娘家人的一再劝说下,回到了自己的老家,改嫁给严集的陶家,好在她在李家没有亲生儿女。
严集的陶家也是大姓,也在集上做生意,自从李家媳妇改嫁成陶家媳妇后,陶家和老袁家的走动也多起来,每次集上陶家媳妇见到老袁家的人都特别热乎。印象中,我跟着老娘赶集,她拉着我老娘总有说不完的话,她每次都往我兜里塞好吃的。
大义的李家儿女和远在鄄城的我大舅,他们之间的关系还是和李家兄弟在世时一样,经常互相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