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剑来:桃花客 > 第一百零六章 云海

第一百零六章 云海

    二掌教转身,眼中倒映着心灯的光焰:\"这茶盏是陈平安修补的第三十七件器物,当时他说'仙家用器,不该连人间的烟火气都盛不住'。\"他抬手虚引,观星台地面浮现出青冥天下的地脉图,每条脉络都系着东宝瓶洲的碎瓷光点,\"三位在心火台取了归心火,可知道这火里藏着陈平安当年在白玉京留下的三道问?\"
    苏云萝的《耕战录》自动翻开,书页上跳出陈平安与二掌教论道的虚影:\"师叔快看!陈平安用碎瓷在观星台刻了'仙为何来'四字,旁边摆着七块未集齐的碎瓷。\"她指着虚影中陈平安手中的竹简,\"这里写着,二掌教曾问他'青冥与人间,该断该连',他答'断云不断念,连雾不连仙'。\"
    二掌教抚掌而笑,茶盏突然飞出七道流光,在星图上拼出主角团走过的轨迹:雾隐滩的渔火、云峤峰的剑炉、大骊皇宫的碑刻、云霞山的虹光......每处光点都映着凡人的祈愿。\"陈平安临走时留了块碎瓷在观星台,\"他望向李寒衣剑穗上的七瓷,\"说若有一日有人能带着人间烟火登上白玉京,便将'归心三问'告知。\"
    李寒衣的霜华剑轻轻点地,剑穗铜钱与观星台的碎瓷阵共鸣:\"先生所说三问,可是'问仙骨、问仙途、问仙心'?\"她想起陆沉在金桥的话,\"陆先生曾说,青冥的仙骨该以人心为基,莫非与此相关?\"
    二掌教点头,袖中滑出半块刻着\"问\"字的碎瓷:\"第一问,仙骨为何?陈平安答'仙骨非玉,是凡人肩头的担、手中的茧'。\"他将碎瓷嵌入星图,观星台突然显露出无数凡人虚影,有渔翁在雾隐滩补网,有匠人在云霞山炼瓷,\"第二问,仙途何在?他说'仙途不在云阶,在凡人望乡时眼里的光'。\"
    赵破阵突然抓起观星台边缘的碎瓷片,瓷面竟刻着自己在大骊皇宫护碑的场景:\"奶奶的!陈平安把老子的刀疤都刻进碎瓷了?\"他望着星图中渐明的归乡路,\"那第三问呢?仙心到底是个啥?\"
    \"第三问,仙心为何?\"二掌教的声音突然低沉,茶盏缺角处溢出心灯的光,\"他答'仙心是守灯人,是明知人间路难,仍愿为凡人添柴的痴'。\"他望向心火台方向,那里的剑卫正捧着凡人的祈愿灯走向人间,\"三位可知,当年陈平安修补人间镜时,镜中映出的不是仙途,而是剑气长城的守关人——他们明知归期未定,却仍愿为身后人间碎骨。\"
    苏云萝忽然指着《耕战录》上的新画:陈平安与二掌教在观星台对饮,案几上摆着七块碎瓷和半卷《人间镜谱》。画角小字写着:\"仙凡之隔,隔不住望乡心;云泥之别,别不了人间情。\"她抬头望向二掌教,\"先生,归心火已燃,望乡门当如何开?\"
    二掌教取出陈平安留下的竹简,竹简上的字迹竟在星图中游走:\"望乡门有三重关,一曰妖雾,二曰仙雾,三曰心雾。你们已破妖雾、化仙雾,唯剩心雾——\"他望向李寒衣,\"心雾非雾,是仙人对人间的执念,是凡人对归乡的怯弱。\"
    李寒衣的霜华剑突然发出清越剑鸣,剑穗上的碎瓷片与观星台的\"问\"字碎瓷相呼应。她想起在剑气长城见过的场景:陈平安背着竹篓走向妖群,竹篓里装着给凡人的碎瓷、炊饼,还有未写完的家书。\"先生的意思是,\"她凝视着星图中渐显的问心崖,\"开望乡门的钥匙,不在碎瓷,不在心火,而在我们是否敢带着人间烟火,直面自己的本心?\"
    二掌教笑而不语,抬手将茶盏抛向心灯方向。缺角茶盏在雾中划出弧线,竟与李寒衣剑穗上的碎瓷拼成完整的\"安\"字。\"陈平安在竹简最后写着,\"他望向主角团,\"若见二掌教,替我问白玉京的仙人——可敢像凡人那样,为一碗炊饼、一盏渔火,甘守人间千万年?\"
    赵破阵突然将酒盏往观星台一磕,盏底剑鱼竟游进星图:\"老子不懂你们神仙的弯弯绕绕,只知道陈平安的碎瓷上刻着'护'字,老子的刀上也刻着'护'字。\"他指着远处问心崖顶的\"归\"字碎瓷,\"管他什么心雾仙雾,老子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