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清影轻抚断弦,琴弦竟在碎瓷光芒中重生,奏出细碎的渔歌调子:\前辈果然慧眼。\他望着洞顶的碎瓷星图,每颗星子都系着凡人的祈愿,\家师说,北俱芦洲的火与青冥的云本是同源,就像这碎瓷片,一面刻着仙骨,一面刻着凡心。\
却裳的目光落在炼丹炉底的刻字上,正是陈平安的笔锋:\火能焚雾,亦能煮粥。\她取出青冥天下的\问心镜\,镜中映出火龙洞深处的密室,\前辈的密室里,是不是藏着陈平安留下的'护火阵'?\
火龙真人的笑意忽然深沉,拐杖指向炼丹炉:\陈平安当年用十二块碎瓷镇住火山脉,其中一块就嵌在炉底。\他抬手撤去障眼法,密室显露出刻满剑痕的石碑,碑身\陈\字剑痕里渗出火星,\三日前,有群妖修来抢碎瓷,说要炼'吞火阵'。\
却裳的剑穗突然飞出,与炉底碎瓷共鸣,竟在火雾中显露出陈平安的虚影:\晚辈奉命寻齐碎瓷,只为让望乡门的根基更稳。\虚影中的陈平安背着竹篓,篓里装着碎瓷与火器图纸,\前辈可还记得,他说过'北俱芦洲的火,该暖人间'?\
火龙真人点头,从密室取出块刻着\火\字的碎瓷:\拿去吧。但有个条件——\他望向商清影的七弦琴,\用你的烽火丝替贫道补补这拐杖,当年陈平安焊断剑时,可没少借我的火。\
商清影轻笑,琴弦化作赤色流光缠上拐杖,竟在龙头上刻出\安\字剑痕:\前辈可听过青冥的'火中取诗'?这丝弦上的每个音符,都是陈平安在长城写的诗句。\
当碎瓷归位的刹那,炼丹炉突然喷出七彩火焰,在洞顶拼出\归乡\二字。却裳望着火焰中浮现的凡人虚影——有北俱芦洲的猎人用碎瓷片补箭簇,有匠人用火山泥烧制陈平安——忽然明白,陈平安留下的碎瓷,原是要让每个地方的烟火,都成为归乡路的灯火。
暮色降临时,火龙洞外的风雪已停。火龙真人将烤好的兽肉分给三人,肉香混着火山灰的气息,竟与陈平安在长城烤的炊饼味相似。\当年陈平安说,\他咬着肉干,拐杖上的\安\字剑痕泛着暖光,\人间最烈的火,不是火山熔浆,是凡人心里的念头。\
商清影拨弄琴弦,奏出的不再是剑鸣,而是北俱芦洲的猎号。琴音中,洞壁的碎瓷片纷纷飞起,在风雪中拼出通往问心崖的路线。却裳望着碎瓷轨迹,剑穗上的\护\字与火龙洞的\火\字相映,竟在雪地上烧出\平安\二字。
\师姐,\商清影指着琴面上新显的字迹,\《耕战录》说,北俱芦洲的碎瓷是归乡门的'火之锁',如今已解。\他望向火龙真人,\前辈可愿与我们同去问心崖?\
火龙真人摇头,却将拐杖递给商清影:\贫道的火,还得守着北俱芦洲的凡人。\他望着炼丹炉中跃动的火焰,\但这拐杖上的烽火丝,替我给陈平安带句话——青冥的云再冷,北俱的火不灭。\
夜更深时,三人踏上风雪路。丹月却裳握着碎瓷,感受着瓷面残留的火山温度,忽然想起白也剑仙的话:\碎瓷片上的人间,比青冥的天还高。\而在他们身后,火龙洞的碎瓷片仍在风雪中闪烁,像永不熄灭的火种,照亮着归乡的路。
雾气从火山口升起,这次的雾里有火山的温热、烤肉的香气,更有陈平安留在北俱芦洲的剑意——那是用人间烟火铸就的护心符,也是照亮望乡门的一盏灯。
宝瓶洲的暮春细雨沾着青石板,丹月袖中青铜罗盘突然剧烈震颤,指针如被磁石吸引,直指巷口那爿褪漆的铁匠铺。檐角悬着的铁风铃叮咚作响,铃身刻着的云纹暗记,正是陈平安当年在剑气长城惯用的护心阵图。
\师兄,罗盘指针在发烫。\商清影的七弦琴绷出个破音,琴弦上的青冥云纹与铺门匾额\平安居\隐隐共鸣,\门环是用长城断剑熔的,剑脊上的'护'字剑痕还在渗着剑意。\
却裳按住剑柄的手突然一顿,袖中碎瓷佩饰与门环相呼应,在雨幕中映出半道陈平安的虚影——那是二十年前在长城城头,少年青衫沾着血污却仍为凡人修补兵器的模样。铁匠铺内传来铁锤砸砧的闷响,赤膊男子擦着汗转身时,左眼角刀疤在炉火中如活物般跳动。
\青冥的风,把你们的剑穗味都吹到老子的淬火池里了。\刘羡阳甩了甩手中嵌着碎瓷的剑胚,胚体上\刘\字剑痕与却裳佩饰边缘严丝合缝,\丹月仙子、却裳小友,别在雨里装神仙——当年陈平安喝老子的雾酿时,可没少提你们青冥的问心镜。\
丹月的素色道袍无风自动,袖中问心镜突然显形,镜中映出刘羡阳腰间悬挂的缺角碎瓷:\果然是刘大爷。\她望着墙上歪扭的\赊月\绣绷,绣线里竟混着剑气长城的烽火丝,\二十年前在长城,您替陈平安挡下妖族十二道妖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