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就问,而不是不懂装懂,他家珠珠就是这么一个勤学好问的好姑娘!
“据说,有位猎户,进山打猎,但是不小心被毒蛇咬伤了手腕。”
“那种毒蛇的毒性很强,若是不能及时得到救治,必死无疑。”
“而从山里,到城里的医馆,哪怕是打马飞奔,最快也得两个时辰。”
“于是那猎户,便拔出猎刀,毫不犹豫地砍断了被毒蛇咬伤的手腕,以免毒性扩散全身。”
“这样,他虽然失去了半截胳膊和一只手掌,但是却保住了性命。”
“后来,世人就喜欢用这个典故,鞭策人做事要有当机立断的气魄。”
赵宝珠听懂了,若有所思道:“你是说,韩老爷当年主动辞官,是因为手里面沾染了太多不干净的事情,怕被人翻出来,所以他便主动辞去官身,免得被人拔出萝卜带出泥,查到他手里面的那些脏事?”
“没错。”陆行川满脸宠溺地望着赵宝珠。
——还得是他家珠珠啊,就是聪明,一点就通!
“我是想,县衙里面经常要接待各地方的官员,保不齐就有京城那边过来的人,咱们想办法,让这些人知道韩老爷的事情,好好查一查。”
韩家太庞大了。
不管是赵家,还是他,在韩家面前,都跟蚂蚁一样渺小。
他们需要一个强而有力,能够直接碾压韩家的外援。
同一时间,淮水县县衙。
张阿武拍着赵四郎的肩膀,哈哈笑道:“几个月时间不见,你小子,是不是又长个子啦?”
事实上,赵四郎并没有长个头。
他这个年纪,差不多已经停止发育了,长个子是不可能再长了,涨体重还有可能。
况且赵四郎现在的个头也不低,哪怕是放到食物丰盛,不缺营养的后世,那也是妥妥的大高个。
沈玉楼心想。
只不过,自从跛了一只脚后,张阿武的脊背就一日比一日的弯。
现在看起来,他已经隐隐有了驼背的迹象,所以才会觉得赵四郎又长个子了。
沈玉楼和赵四郎都瞧出了这点,两人心中都有些不好受。
尤其是赵四郎。
毕竟两人之间有着同生死共患难过的交情。
而且,他能去宁州,这个机会,也是张阿武帮他争取到的。
“张大哥,要不,你也跟着我一块儿去宁州吧,宁州那里名医多,说不定能让你的身子骨好起来。”
自从那次剿匪受伤后,张阿武的身体便大不如前。
偏偏淮水县城的大夫们又找不出毛病来。
这也是张阿武逐渐消瘦,连脊背都不如往日挺直的原因。
闻言,张阿武哈哈笑道:“我又没病,瞧什么大夫。”
主要是,他的妻儿和父母都在淮水县城,他没办法抛下一家老小不管。
不过说到名医,张阿武摸着光溜溜的脑门道:“今日一大早,县令大人接待了一位贵客,是从京城那边过来的,据说是大理寺那边的一个官员,受皇命微服私访,彻查各种案件。”
闻言,沈玉楼和赵四郎两人对视一眼,心中皆是一动。
京城里来的贵客,还是负责查案子的,这不正是眼下他们要找的人吗?
张阿武可不知道这些,继续往下说。
“那贵客身边,带了位大夫,年纪轻轻,医术却甚是了得,一眼就瞧出了我身上的毛病,说我这是身体中缺少了……那什么东西,还给我开了套食谱,让我以后一日三餐都按照食谱吃,用心料理,半年之后便能恢复过来。”
张阿武说完,从怀里摸出一页纸,小心翼翼地展开,显摆似的给二人看。
“你们瞧,这就是那年轻大夫给我开的食谱。”
沈玉楼伸手接过看了看。
她并不懂医术。
但她知道何为药膳。
那年轻大夫给张阿武开的食谱中,有不少是调理身体的中药材。
所以,与其说是食谱,不如说是药膳方子更为准确。
她将药膳方子小心折叠好,鼓励张阿武:“张大哥,这套食谱开的极好,你以后就严格按照食谱饮食,咱们争取早日恢复过来!”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张阿武将方子揣回怀中,对沈玉楼道,“说起来,我还件事要麻烦你呢。”
沈玉楼忙道:“张大哥,您说。”
张阿武便道:“京城里来的那位贵人,口味上面有些刁钻,你看,你能不能亲自下厨,帮那位贵客,做一桌饭菜啊?”
这是县令大人交代给他的差事。
往常遇到这样的差事,首先人必定是李有福。
可李有福不是去了宁州么,所以他便想到了李有福的徒弟,沈玉楼。
李有福道:“只做一顿饭就够了,那位贵客行程比较匆忙,明日便要动身前往下一个县城。”
——明天就走啊,那他们更得抓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