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监脸色陡然一变,额头上瞬间沁出细密汗珠。
他紧张地左右张望了一圈,确认四下无人之后,才赶紧压低声音说:“没有宋氏了,哪里还有宋小姐这样的称呼呢?现在的她不过是一个刚被逐出东宫的贱籍婢女罢了。”
蒋芩便没有再继续追问,轻轻地点头表示明白。
接着便垂下睫毛,低头陷入了沉默。
事实上,蒋芩已经听说过关于宋初尧的各种传言。
她也不知道是从何而来的流言蜚语,却总是有人不经意提起那些隐秘的旧事。
特别是对方曾侍奉太子凌楚渊的事。
在此之前,蒋芩一直坚信着这样一个想法。
无论宋初尧原本家世如何尊贵显赫,但一旦因家族牵连成了罪奴,沦为东宫贬黜之婢,也就注定失去了从前的模样与光华。
可是今日亲自见面之后才知道,尽管从外貌来看,眼前之人显然已不复当年。
但她依旧散发出一种别样的气韵,既坚韧又内敛。
是啊,一个人若是曾站上巅峰,突然跌落到尘土深处,仍能够咬紧牙关,坚持存活至今。
这样的人又怎会不是铁骨铮铮?
望着远处那道逐渐模糊的纤细背影,蒋芩心中第一次产生了怀疑与动摇。
一直以来,坊间流传的那些关于宋初尧的传闻,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信,至少没有描绘出她真正的全部模样。
“蒋小姐好,奴婢是东宫的女官黛滢,特此前来传话,请多指教。”
这样突如其来的拜访令蒋芩感到些许意外。
蒋芩正坐在窗前翻看一本诗集,手中还拿着一支未蘸墨的笔。
但一想到她是代表太子殿下前来传话的人,便也不敢怠慢,只能立刻起身。
“黛滢姑娘客气了,有事不妨直言。”
黛滢一进门便带着笑意走到近前,主动拉着蒋芩的手,言语之间似乎极为熟络。
她笑容满面地说道:“我家殿下对您可是极为倾心呢,这些日子也时常提起您的名字。若是有机会的话,还请蒋小姐不嫌麻烦来东宫走动走动。婚期的事情已经在议定了,想来也快了。到时候小姐进了东宫,咱们这些底下人自然要称您一声主子。”
蒋芩闻言,面上不由得泛起一层淡淡的红晕,“如今还是应当以规矩为主,这些事情不宜操之过急,我也不愿因此惹出闲话。”
黛滢微挑眉梢,上下打量着蒋芩的一举一动。
她语气忽而一转,低声又补充了一句:“说起来,小姐来到京城的时间可真巧,若是在早些天进京,那东宫的风波可就不只是闹一闹那么轻松了。”
这话引起了蒋芩的好奇。
她抬起眼,眉头略微皱起,“黛滢姑娘此话何意?还请明言告知。”
黛滢神色微沉,欲言又止地说:“有些事小姐还是不知道为好,知晓太多于您并无好处。”
她越是避重就轻不肯说明,就越发吊起了蒋芩的胃口。
“难道……这和宋初尧有关?”她试探着问。
黛滢沉默片刻,脸上浮现出一丝挣扎的神色。
最终,似是无奈地叹了口气,低声道:“的确如此,宋小姐当初也曾短暂留宿东宫,但终究……不合太子之意,已被疏远。”
黛滢长叹一声,“我们太子也算是看错人了。原本以为那是他的知心人,能够与他风雨同舟,结果没想到竟然是她一次次地背信弃义。”
她蹲下身子,凑近蒋芩的耳畔。
“外头的人都在说,是我们太子将那位小姐赶走的。可事实上呢?是她在背地里出卖了太子!这几日殿下的心情一直都不好。不过还好——”
她语气一转,“马上蒋小姐您就要入住东宫了,有您的陪伴和照料,想必殿下也一定会渐渐忘却过往那些痛苦的记忆,重新振作起来。”
就这样陪坐了好一会儿,直到东宫派来了传话太监,她才恋恋不舍地起身,朝蒋芩点头行礼后告辞。
蒋芩独自坐在那里,久久不语。
不远处,一处临近御花园池塘的位置,传来一阵脚步声和嬉闹声。
“你还站在这儿愣着干嘛?”
九公主蹦蹦跳跳地从石径边跑了过来。
虽然年纪尚小,但她脸上却是板着表情,“我可告诉你,她是我的未来的太子妃嫂嫂,你最好别存什么歪念头,想打她的主意。”
宋初尧站在原地,看着九公主那软乎乎的小拳头有点想笑。
她微微弯下腰来,指尖轻轻地拨了拨她的小鼻子:“小公主放心吧,没有人会敢欺负你这位未来太子妃嫂嫂。”
九公主挺直脊背用力点了点头,“如果有人胆敢惹她生气,就算我能忍过去那一关,我相信太子哥哥也不会轻饶了那个人的!”
宋初尧轻轻点头,“嗯,说得也是,人家本就是未来太子妃嘛。”
“咦,你在笑吗?”
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