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打听出皇后娘娘为何召她入宫?”贾元春问道。
周嬷嬷面上闪过一丝尴尬:“这中宫那边奴才的嘴......可奴婢瞧着,林姑娘与长公主亲如母女,临走时都是笑盈盈的,还得了不少赏赐。”
听此,贾元春不由恍然大悟,原来圣上赐膳是因为长公主也在。
林家因着薛蟠纵马一事攀上了长公主家,她是听王夫人提到过的,不由心底也生出一份不喜。
这才刚过晌午,怎的就留得太久了?
林黛玉刚踏进林府垂花门,贺伯就领着众仆妇丫鬟迎了上来。
王妈妈一把攥住她的手,上下打量着:“姑娘可算回来了,午饭用了没?”
“用过了,怎么都等在这里?”
接下来便是叽叽喳喳的关心,林黛玉向众人示意身后,都是皇后赏的锦盒,顺道安抚了几句。
众人这才放了心,几个小丫鬟们已叽叽喳喳围上来,纷纷打听今日新鲜事。
“皇后娘娘都赏了什么?”
“娘娘说什么了?”
“皇宫里气派吗?”
“姑娘快说说,皇宫里真的金砖墁地?”
“胡说什么。”孔嬷嬷呵斥一句,但脸上却没有怒气,“咱们姑娘在皇后跟前,那通身的气派......”
一向对小丫鬟极尽严厉的孔嬷嬷,突然就开始夸起了自家姑娘,众人一边往后院走,一边伸着脖子听着自家姑娘的事迹。
林黛玉被说的耳根微红:“我在前院书房等哥哥,由你们胡闹去罢。”
见黛玉进了自家书房,众人对林府的管理很是放心,簇拥着孔嬷嬷继续往后院走,好不热闹。
孔嬷嬷心情大好,连金砖的事都给小丫头科普了一通。
“嬷嬷,我以后一定好好听话,姑娘下次进宫,能不能也带我去见识见识?”沁露的眼里满是渴望。
孔嬷嬷理了理鬓角:“老身教出来的姑娘连皇后娘娘都夸奖,贴身丫鬟能差到哪去?”
林黛玉在书房翻阅着杂书,丝毫不知道后院已经建立了“黛玉夸夸群”,此时的她有些心不在焉。
贤德妃突如其来的邀约,皇后意味深长的态度,还有贾府如今水涨船高的地位
那一看就花费不小的省亲别院,总觉得事情尽是蹊跷。
如今的她管家理事处处在行,只稍微算算,就觉得贾府不该那般大肆兴建土木。
不管怎么说,她们兄妹与王夫人早有龃龉,那贤德妃娘娘今日被拒绝
正思忖间,听到屋外传来声响,想着定是哥哥回来了。
林黛玉正欲起身相迎,忽闻另有一道清润男声,惊慌间忙退至书房后的小隔间。透过云母屏风的缝隙,只见兄长引着一位青衣书生入内。
那人广袖轻拂,在交椅上落座的姿态行云流水,显是常与林祈安往来的。
“说来,这可是黎先生你第一次光临寒舍。”
“你也没请我来过。”
林祈安亲自给黎韫斟上茶水:“这话说得,往后我是不是还得提前下帖?”
“那倒不必。”黎韫接过茶盏,“贸然前来总归不妥。”
总是时不时就往别人家跑,在书房洗劫一通的林祈安不置可否。
可抬眼间却见黎韫直直盯着案几,一副要动怒的模样。
林黛玉此刻处境尴尬,藏在隔间里进退两难,正踌躇间,忽听外间茶盏重重一磕。
“怎么了?”林祈安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那本《西洋番国志》摊在砚台旁,书角已浸在墨中。
“你听我狡辩......”
黎韫已疾步上前,小心捧起书册,幸而墨迹将干,仅晕染了边角。
“不是我干的,”林祈安连忙摆手,“我向来爱惜书籍,这定是我妹......我没看这本书呢。”
这书是拿来给林黛玉看的,她最近特别爱看游记。
“你就是这么对我借给你的书的!”黎韫举着书质问,“你没看?那翻开塞砚台里干嘛?你下回再想找我借书,可休想......”
“是我不小心......”屏风后传来细弱的声音。
黎韫身形一僵。
“你看,都说了不是我。”林祈安还在自证,转头向屏风方向,“你怎么把人家书塞砚台里了?”
“没事。”黎韫这话说得比先前还要笃定。
黛玉从屏风后探出半张脸,眼中满是懊悔:“方才听见外客到来,一时情急......”
她也是爱书之人,自然明白这等海外游记的珍贵。
“不碍事......真的......”黎韫的声音不自觉地放柔。
“你躲起来做什......”林祈安话到一半突然噤声,想起该死的男女大防之礼。
黎韫慌忙作揖:“今日多有叨扰,要不......我走。”
“不必......”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