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小姨潘德红出现在众人眼前。与其他几位舅舅不同的是,小姨最为能言善道。她一边哭泣着,一边拉着邹风英的手,絮絮叨叨地说了好长一段时间,话语间充满了对外甥女的不舍和祝福。终于,小姨止住了哭声,将手中早已准备好的红包塞给了邹风英。
此时,屋外的礼炮声再次骤然响起,震耳欲聋。原来,前来接亲的队伍已经等不及了,他们开始催促新娘赶紧出发。而余石友这个既是媒婆又是姐夫的人自然也是忙前忙后,不得空闲。他匆匆跑进房间,给邹风英送上了一份哭嫁红包之后,便又笑嘻嘻地跑了出去,对着那些接亲的人们喊道:“别急嘛,再放些鞭炮热闹热闹!”
于是,接亲的人们纷纷点燃了鞭炮,一时间,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彻云霄,此起彼伏,根本停不下来。
余石友心急如焚地又一次走向房间,轻声催促着新娘子:“新娘子呀,您快些出来吧,吉时可不等人呐!”他一边说着,一边焦急地搓着手。
此时,邹建民小心翼翼地将姐姐从大厅里背了出来。按照客家的传统习俗,在未抵达男方家中之前,新娘子的双脚是万万不可落地的。只见新娘子邹风英稳稳地站在一张板凳之上,宛如一朵娇艳欲滴的花朵。
所有精心准备的嫁妆也都已按照既定的顺序摆放整齐,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就在这时,喜庆的礼炮声再度响起,震耳欲聋,仿佛要向全世界宣告这一幸福时刻的到来。紧接着,喇叭声、锣鼓声也纷纷加入进来,此起彼伏,交织成一曲欢快激昂的乐章。
接亲队伍中的余石友手牵着两只毛色鲜亮的大公鸡,昂首挺胸地走在了最前面。而新郎官的姐夫则满脸笑容,动作迅速地背起新娘,兴高采烈地跟随着余石友向外走去。
邹建民和妹妹邹伟英紧紧地跟在姐姐身后,一步也不敢落下。其他前来接亲的人们有的抬起沉重的家具,有的则手提包裹,肩扛箱子,浩浩荡荡地跟在新娘后面。由于娘家所准备的家具数量众多,单凭接亲队伍一时难以全部搬运,于是娘家人也纷纷伸出援手,或提或背,齐心协力地护送着新娘走出家门。
新郎官的姐夫背着新娘子沿着宽敞的大路缓缓前行,一直走到了公路边上。在这里,他们稍作停歇,让新娘子重新站到了另一张板凳之上。随后,其他人便开始忙碌起来,将一件件精美的嫁妆有条不紊地放置到那三辆装满希望与祝福的拖拉机上。这些嫁妆堆积如山,几乎占据了整个车厢。
邹建民眼恭恭敬敬地递给姐姐。姐姐接过酒杯,一饮而尽。此时,礼炮声再次响彻云霄,像是在为这对新人奏响出征的号角。终于,迎亲的队伍带着满心欢喜和美好的憧憬,踏上了前往新生活的征程……
邹建民突然抬手高喊一声:“且慢!我有话说……”他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着,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站在一旁的余石友见状,连忙回应道:“建民!你有什么话就快说吧……别耽搁了良辰吉时啊。”
邹建民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说道:“我有几个问题需要男方给个明确的答复。毕竟我姐姐在家一直都是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我实在不忍心看到她嫁出去之后还要受苦受累。”
余石友点了点头,一脸诚恳地回答:“说吧!只要是合理的要求,我们一定都会答应的。”
邹建民直视着余石友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首先,我希望你们能答应,等我姐嫁过去了,男方绝对不能欺负她。”
余石友毫不犹豫地拍着胸脯保证道:“这是肯定的呀,我们疼爱她都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去欺负她?再说了,我不也是你的表姐夫嘛,有我的保证,难道你还不放心?放心吧,建民!”
听到这番话,邹建民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但还是严肃地说道:“好!那我暂且相信你。不过丑话说在前头,如果以后真的有人敢欺负我姐,哪怕只是一点点委屈,我也绝不会善罢甘休的!”
余石友忙不迭地点头应承下来,表示一定会好好对待邹建民的姐姐。
见此情形,邹建民终于放下心来,大手一挥喊道:“好了,那就赶紧出发吧!祝姐姐和姐夫新婚快乐,百年好合!”随着他的话音落下,迎亲队伍再次热热闹闹地启程前行。
礼炮再次轰然响起,震耳欲聋,仿佛要将整个天空都炸裂开来。与此同时,喇叭欢快地吹奏起来,那激昂的旋律在空中回荡着,宛如喜庆的乐章。就在这时,新郎的姐夫小心翼翼地将美丽的新娘子背在了背上,然后稳稳当当地让她坐在了拖拉机的座位上。
邹建民和邹伟英也满脸笑容地陪着姐姐一同登上了车,他们肩负着送亲的重任,心情既兴奋又紧张。
随着一声响亮的呼喊:“出发啦!”三部拖拉机齐声轰鸣,如同三支离弦之箭一般,浩浩荡荡地从长川向着芳村疾驰而去。这一路上,鞭炮声此起彼伏,连绵不绝,像是一条欢腾的火龙在舞动。噼里啪啦的响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独特的交响乐。
终于,车队抵达了芳村。穿过一座小桥,不远处便是余村畈新男的家。此刻,新郎家早已热闹非凡,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