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激荡1979! > 第67章 巨款(求月票,求追读!)

第67章 巨款(求月票,求追读!)

    从魏家出去后,村民们都还在议论纷纷,惊叹连连,感觉不少人今晚都要睡不着了。
    会计贾三儿没回自己家,而是去了大队长赵春来家,并把今天看到的事情一五一十跟他讲了。
    赵春来媳妇儿正在给他洗脚,听到贾会计的话,赵春来急忙擦脚,不敢置信道:“买那么多东西!现在写小说这么赚钱吗?”
    贾会计:“不能吧,我听说写小说的多是穷鬼,没准是魏平安买的呢。”
    说起魏平安,赵春来心里就难受,那可是被赵春来视作一生之敌的小学同学,结果自己初中都没毕业,人家咔咔考了北大。
    后来自己参了军,但只是大头兵一个,而魏平安毕业后进了部队就比自己高好几级!
    现在自己只是一个村官,而魏平安据说已经是北大的实权处级干部了。
    大队长心里不痛快,不过老支书现在很开心。
    酒的好坏他无所谓,他就怕魏明这么好的孩子走上歧途。
    为了让他老人家安心,魏明拿出了一份在车站买的《人民日报》,头版上就是那篇范容康为《鸭先知》辩护的文章。
    首先《人民日报》这块招牌就已经很硬了,起码在这个年代还是权威性十足的。
    其次,魏明介绍道:“这位作者范容康是人民日报的副总编辑,他的文章基本可以视作人民日报的态度,而人民日报的态度基本就意味着国家的风向,所以改革开放势在必行,国家必须要搞活经济,没有人会再揪小辫了。”
    魏明倒不觉得谌荣大姐会家属干政,这应该就是上头的风向才催发出了范容康的这篇文章,只不过或许本来不必他亲自出手。
    哦,他确实是梁左兄弟的亲爹,范容康是笔名,本名梁达。
    周兴邦感慨:“出去一趟就是不一样,成熟了不少,懂得也多,跟你一比,反倒是我们对政策理解不够透彻了。”
    魏明谦虚道:“我也就是多看了几份报,多听了几节课而已,真正懂基层的还得是您这样的老干部。”
    送走了老支书,魏明终于可以专心吃饭了,虽然连一个肉菜都没,但老娘的手艺没的说,尤其是最后这道尖椒炒鸡蛋,越是简单的菜越能彰显手艺。
    就是这月饼吃着硬邦邦的,还是五仁的,里面有不知道啥成分的青丝红丝,比较倒胃口。
    可中秋佳节,怎么可以不吃月饼呢。
    老支书走后没多久齐姑父也走了,于是魏明拿出李家送的铁盒月饼。
    没想到里面的月饼竟然还有鲜肉馅的,魏明又打开了一个肉罐头,今天魏家算是开荤了。
    老魏美滋滋的一边品尝,一边责备道:“知道你现在能赚钱,但也不能这么大手大脚,还是要攒钱的。”
    魏明:“这些吃的喝的,除了大白兔,其余都不是我买的,人家送的。”
    “啊?”三双眼睛齐齐看过来。
    魏解放指着茅台和药酒:“这,这也是人家送的?”
    魏明:“对啊。”
    “哥,因为啥啊?”
    魏明抽出一张校刊,指着平安叔写的文章:“因为这个。”
    三个脑袋凑到一起看,魏明又道:“那药酒是在魔都人家药厂送的,茅台还有那些罐头月饼是这个小女孩家人送的。”
    “哥你也太厉害了吧,文武双全啊!”魏红看的最快,马屁也最快。
    魏明报之以学习资料:“那一摞是给你的,海淀名校都在用,努努力,清华北大在向你招手。”
    这时候的高中生可不会为学习资料太多而发愁,只会开心,这年头想要找点靠谱的学习资料和试卷太难了,这都是稀缺资源。
    “不考清华,我就考北大!”魏红道,“到时候跟你还有平安叔在一起。”
    魏明哈哈一笑:“行啊,你要是考进北大,我就让叔把我调到食堂,到时候你来我的窗口打饭,我保证手不抖。”
    “不仅手不能抖,还要满满一大勺!”
    爹娘也跟着笑,好日子在冲他们招手呢!
    吃完饭又吃了月饼罐头,老娘和魏红开始帮魏明铺床,父母一个屋,他们兄妹俩一个屋,而且是一张炕。
    想着小红已经是大姑娘了,多有不便,于是小魏对老魏提出:“爹,窝棚烧了,要不在那里起一个西屋吧。”
    “干啥?”
    “我住啊。”
    “家里又不是住不开,而且盖房子不要钱啊。”
    “钱不是问题,”人都走了,魏明才亮出最后的底牌,他把两摞钞票拍在老魏手上,“这些够不够。”
    两摞就是两百块,回来前他特意换成一块一张的,显得厚重。
    这下子老魏、老娘,还有小红都惊得不动了。
    “儿啊,又是手表,又是录音机,怎么还有这么多钱,你这赚钱速度是不是太快了?”
    快的老魏有点心发慌,这时候可还没喊先富带后富的口号呢。
    魏明:“其实也没那么快,我预支了后面两个中篇的稿费,一个是几天后发表,一个是下个月发表。”
    魏明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