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玩意儿还真不容易效仿,魏明感觉自己都来不了第二次了
其他报纸魏明也都看了一遍,哪怕是偏右的报纸报道也比较客观
当他即将抵达燕京的时候,台湾的魏沐春家里也被送来了一批报纸,比魏明手上的还要丰富,不仅有大报名报,还有二三流小报
他带上老花镜,认真地看了起来,虽然已经接到了翎翎的电话,但还是想看看媒体人对这个才子侄孙的评价
经过检查,魏明的行李有惊无险地通过了燕京国际机场
不过他东西太多了,懒得坐公交车,于是在机场给彪子打了个电话,问他有没有空来接机
“必须有空啊,明哥你等着!”
等待的过程中魏明买了一些国内的近期报纸,还没看到对自己在香港所作所为的报道
最近大陆的热门新闻是黄植成的起义,他是驾驶第42架飞机回到人民怀抱的第90个果党空军人员
而且他飞回来的日子恰好就是魏明办演唱活动的那天,这让魏明不禁为陈彼得先生捏了一把汗
魏翎翎:你还是不了解大伯的实力啊
彪子不是一个人来的,小梅也来了
见到魏明坐在四个行李袋中间,他笑道:“得亏我来了,要不然这老些东西你们怎么运的回去”
魏明先从背包里拿出一个本子:“这是龚莹托我给你们带的,她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帮你们做的更符合大陆潮流的服装设计”
梅文化接过后立即翻看:“哎呀,莹姐太敞亮了!”
彪子凑过去:“而且感觉功力见涨啊!”
“行了,收起来吧,先送我回华侨公寓”
路上,小梅问魏明:“明哥,你那个募捐搞得怎么样啊?”
彪子:“对啊,小洋一直关心这件事呢”
魏明:“还挺成功的”
“那募捐了多少钱啊?”
魏明:“一个多亿”
“刺啦!”两辆摩托车同时踩了刹车,魏明差点被惯性扔出去
他补充道:“我说的是港币,换成人民币也就5000万”
两人依然不可思议地看着他,黑市里港币和人民币都一比一了,在万元户都是稀罕的时代,他们竟从朋友口中云淡风轻地听到了一个亿!
就算是东方新天地现在的赚钱速度,有生之年也赚不到这么多钱啊
“又不是我的钱,这都是要用在灾区的,而且受灾百姓数以百万计,这么一算,平均每人拿到手的并不多”
这些钱虽然是魏明募捐来的,但怎么用他是无权过问的,估计一多半会用于公共设施的修复建设
一场大雨,让四川几条铁道干线直接瘫痪,让四川部分地区直接被封锁了一个月,这方面的损失是巨大的
然后两人就开始喋喋不休地问魏明关于募捐的细节,咋也想不明白这一个多亿咋来的,香港人民都这么豪爽的吗?
后来才明白,原来是香港富豪太豪了
魏明直接给他们介绍了一下李嘉诚的发家历史,他现在身家估计已经破百亿了
“百亿!”
两人刚刚对“亿”这个概念已经有点丧失想象力了,现在又听到了百亿富豪,脑子险些宕机
到了华侨公寓,三人合力把行李弄到楼上,现在家里只有外婆和许云云
云云现在肚子大了,小梅不让她去店里卖衣服了,她就来陪奶奶,等会儿小梅正好把她接走
见外孙回来了,外婆赶紧告诉他,大舅大姨他们已经联系上了,人都没事,他们那里因为地势高,倒是没怎么受灾,就是交通中断,缺吃短穿
魏明握着外婆的手:“很快都会好起来的”
“哦,你爹你娘,”外婆又给四合院拨电话,让魏解放两口子忙完了立即回来,“小明回来了”
许淑芬忙道:“好,我们把晚饭送到店里就回!”
梅文化道:“二姑,你让小洋和小红提前下班吧”
现在魏红在新天地帮忙管账,这方面她做的比梅文化还好,体现了北大数学系的含金量
接着魏明又给平安叔打电话,他果然在家里带娃,魏明让他们一家四口也过来吃饭
魏平安知道侄子去香港是去干大事的,但不知道成果如何,知道他回来了,当即迫不及待领着喜乐准备动身
这样除了两个爱人,魏明的亲朋基本都能到齐了,于是他开始安装调试那台录像机
云云和外婆觉得陌生,小梅和彪子对这玩意儿可不陌生,他们以前去深镇进货的时候没少看
不过看的都是不正经的东西,于是忍不住有些期待,不知道李瀚祥大师又出了什么新作品
把机子装上,魏明先让外婆他们看了一部老片子,胡金铨的《龙门客栈》
别看外婆一个女流之辈,她还挺喜欢看武打片的,对《自古英雄出少年》和《神秘的大佛》的喜欢还要超过《牧马人》跟《喜盈门》
这部胡金铨的代表作很快吸引了几个人的注意力,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