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第四季度”
也就是10月到12月
魏明骑车带着龚樰到了华侨公寓附近,然后魏明下车,她继续去北影厂
“孙大爷”
“诶呦,魏老师,那天我见汽车把你接走了,是不是去见大领导的啊!”老孙搓着手有些兴奋道
“哈”魏明嘻嘻哈哈应付过去
回到家,爸妈外婆妹妹都在,小红还想问他这两天去哪了,被老娘拦住了,两口子就当无事发生
不过后来魏明开始拆录像机,老魏不得不发声了:“儿子,你这是要把机子带哪去啊?”
魏明:“哦,我又找了个地方,接下来要闭关写作”
魏红不解:“你闭关还看电影啊?”
魏明:“无聊了也需要调剂嘛”
许淑芬猜到了什么:“你哥买的让他拿,那平时吃饭呢?”
“我尽量回来吃”接着魏明又装书本,装衣服,开始憧憬起跟雪姐的同居生活
在家里吃了个午饭,魏明先是去了一趟邮局,领了一些汇款单,还收到了一封来自香港阿敏的信
看到阿敏的名字,魏明心中一颤,刚刚搞定了两个大姐姐,这里还有一个小妹妹,以后的日子可是有判头了
阿敏在信中首先诉说了对魏明的怀念,尽管这封信是魏明离开第二天写的
阿敏这封信主要是问候魏明回大陆后的经历,是否受到了表扬以及人民的夹道欢迎
魏明回了团结湖,先给她写了封回信,雪姐还没回来,随即他开始专心写《阳光灿烂的日子》,现在进度过半,渐入佳境
等下午龚樰回来,手里还拎着个菜篮子,当看到录像机的时候她啧啧称奇
“我们在广州时就听说有这种东西,可以用来看香港电影,但还没看过,这不便宜吧”
魏明:“对我来说不贵,不过这玩意儿流行不了几年了”
等vcd机一出,这东西就没什么性价比了
接着龚樰先做了一餐晚饭,那红烧肉甜的哟,跟萨其玛有一拼
吃饱喝足,两人靠在沙发上,一边动手动脚,一边看演唱会
雪姐不淡定的表情完全在魏明的预料之中,无论是那些惊艳的歌曲,还是香港豪门的一掷千金都超出她的想象
没去过香港的她通过这台演唱会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当莎拉·布莱曼出场的时候,龚樰问:“她也是英国人?”
魏明眼皮一跳,刚刚那首《melinda》已经让雪姐有些介怀了,这个问题必须好好回答
“嗯,我们俩合作了两首英文歌,算是互相成就的的关系,所以她愿意过来捧场,不过她这会儿正跟她老板眉来眼去呢”
魏明这么说也是为了防止龚樰乱想,毕竟现在的莎拉·布莱曼还挺漂亮的,而魏明有过涉外恋情的先例
龚樰松了口气,还好这盒录像带没有把梅琳达录进来,不过《明天会更好》的时候看到领唱的学生妹周惠敏的时候,龚樰的心又突突了一下
这个女孩好漂亮,看起来好温柔,而且她真的好年轻啊!
魏明没跟她介绍阿敏,但龚樰的直觉告诉她,这个女孩绝不是一个普通的路人甲,以后或许她们会有对手戏
而现在,跟她对手戏的是魏明,场景只有一个沙发,朱霖的沙发
接下来几天魏明专注创作,中午回华侨公寓吃饭,晚上回团结湖吃饭,小说的进度条迅速拉满
一周后,《十月》编辑部迎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客人
文坛四旦之一的《十月》隶属于燕京出版社,崇文门外东兴隆街51号,魏明在这里发过几篇散文,但重量级作品一部都没
本着雨露均沾的原则,这次轮到它了
之前一直跟魏明保持联系的是编辑谢大军,这次主编苏予亲自接待的魏明
现在魏明不仅仅是一个作家,更是社会名流,未来不可限量
而且苏主编也是四川人,所以对魏明有种额外的感激之情
当看完这部足有8万字的中篇小说《阳光灿烂的日子》后,苏予评价道:“语言风格有种看《双驴记》的感觉,但故事更完整,创作手法和表达手段也更激进了”
她用了“激进”两个字,意指这部小说跟现有严肃文学风格存在巨大的差异,无论是语言风格,还是表达的主题,都让人觉得新和猛
魏明这部小说虽然来自王硕的《动物凶猛》,但故事更接近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不过又融合了不少梅文化的个人成长经历以及魏明这个旁观者对那个时代的大院子弟的评价
虽然这篇小说有它自己的历史背景,也就是那几年,但跟反应那个时间段的主流小说不同,通篇近十万言,讲的不过是一个少年的青春期经历以及幻想
而那层背景就像是烈日下炙烤的大地,显得刺眼又模糊
“那能发吗?”魏明不问要不要改,如果大方向要改,他可以换家杂志
“当然,这么好的小说,我已经能想象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