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重生汉东赵瑞龙,开局放弃美食城 > 第317章 大刀阔斧谁敢挡?贪图名利天塌了!

第317章 大刀阔斧谁敢挡?贪图名利天塌了!

企业,愿意花大价钱,赶紧对废水废气的排放进行整改呢?
    对逾期不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企业,处以巨额罚款,又会不会导致企业不堪重负呢?
    要想满足更高的环保要求,企业的生产成本必然会大幅增加。
    恐怕会有不少企业,干脆不整改了,直接搬迁去外地。
    很多外省,可没有下大力气深化改革,以高标准严要求保护生态环境。
    如此一来。
    仅仅只是更加重视环保,都必然导致汉东省,出现税收减少、失业人员增加的情况。
    更别说这一次深化改革,还涉及到很多方面,必然会导致利益受损群体,一个个怨声载道、怒气冲天。
    妻子陶丽平就很不高兴,汉东省要首开国内先例,通过立法的形式,对所有公职人员进行严格管理约束。
    特别是针对人才选拔与聘任,实行‘凡进必考’原则。
    这让那些想靠裙带关系,想走捷径走后门的,还怎么进体制?
    尤其是这次改革不仅很全面,而且还很超前,把吕梁能想到的一些渠道途径都给覆盖了。
    比如走特殊人才引进的方式,先进入属于事业单位的国营企业,成为在编人员,然后再调任到机关单位转公务员。
    可惜制定这次改革方案的人,显然太了解体制,也很洞悉人性。
    直接明文规定,特殊人才引进和调任也要考核,并且还要严查是否涉嫌学术造假,并设置有双盲制的面试考核。
    这么一来,想先把人送到国外野鸡大学镀金,然后回来走特殊人才引进方式,辗转事业单位进入体制,显然也困难重重。
    因为即便学术不造假,不伪造学历和盗用论文,可是要被随机抽调的专家,进行当面考核,没有真才实学也很难蒙混过关。
    总而言之。
    凡进必考这四个字,是真要落到实处。
    即便想避开统一组织的公务员考试和事业单位公开考试,也有其他形式的考核要过。
    仔细看完之后,吕梁觉得与其煞费苦心走传统捷径,还不如直接参加选拔考试。
    毕竟今年1月6日,举行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在吕梁看来就不难。
    虽然考试科目有三门,分别是《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申论》。
    既要考核对现代科技、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常识,也要考核言语理解、逻辑判断等思维分析能力,并通过攥写文章考察文字表达能力。
    但是……
    别看报考人数是三万二,可计划录取岗位则是四千五!
    录取比例,高达七点三比一。
    如此这么高的录取比例,意味着竞争压力并不大。
    只要有较强的学习和思考能力,再稍微认真准备,笔试通过的几率就很大。
    至于面试……
    笔试都能过关,口头表达能力没啥问题,长得也不算太寒碜,问题也不大。
    要是亲朋好友当中有混体制的,稍微指点一下,面试就更容易获得高分了。
    另外。
    相比于国家组织的公务员考试,各个事业单位组织的考试,就更简单更灵活了。
    在学历、专业、户口、工作经验等等方面,可以设置出更多报名条件,确保能报考的人就没多少,最后基本可以做到想录取谁就录取谁。
    然而……
    吕梁觉得考公考编很简单,要是有一定能力,再有一定关系,就更容易了。
    可妻子陶丽平显然不这么认为,她连考试都不想让亲朋好友的子女参加,恨不得直接进体制。
    之所以如此想走捷径,显然也不仅仅是显摆她有关系有能力,也是因为不想参加考试、害怕考试的那些人,是真的无能。
    想想也是。
    要是有能力也有自信,可以通过考试进入体制,又怎么可能想到靠关系走后门呢?
    毕竟再好的关系,一旦用了,不给好处,也是欠了一笔人情债,迟早是要还的。
    而连考试都不敢的人,进入体制也不太可能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他们不是为了升官发财,也是为了端上铁饭碗。
    “这么改,肯定是利国利民啊!”
    “少一些无能的关系户,汉东的体制肯定能大变样!”
    “不过……我觉得是好事,但老婆陶丽平……她却觉得天塌了啊!”
    吕梁放下报纸,拿起茶杯。
    满脑子想的,都是该如何劝劝妻子,让她不要螳臂挡车。
    以前靠关系平步青云的他们,吃到了时代红利,不被追查偷着乐就行了。
    如今跳出来反对改革,这不是自讨没趣吗?
    权力既然是老百姓赋予的,就应该让广大老百姓也能公平竞争、广泛监督。
    手中有了权力还不满足,还想让无才无德的亲朋好友也有权,这不是搞权力的私相授受吗?
    叮铃铃~
    一口茶都还没喝上,办公桌上的座机又响了。
    吕梁赶紧喝了一口,接通妻子的电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