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到最后,只剩下一个未记在礼单上的锦盒。
“这个瞧着有点贵重啊。”林二郎看向林宝珠,拿不定主意要不要拆。
“拆呗,别人家的都收了,只把肖家的退回去不太好。”林宝珠道。
“你走开,我来拆。”冯氏将二儿子推开,搓搓手:“包这么严实,也不知道里面是啥。”
肖家,吴氏也在追问锦盒里的东西。
“娘,就是寻常物件,不值钱的。”肖元明神色疲倦。
吴氏不依不挠:“我听说考中举人朝廷有二十两银子奖金,你银子呢?”
肖元明沉默一瞬,从怀中掏出一个钱袋递过去:“这里面有十五两,另外五两我给你和小妹买了礼物。在包袱里,娘你自己去拿吧。”
“那你啥时候跟娘去刘家把婚期定下来,娘请人看过了,十一月有好日子,你……”
“娘做主便是。”肖元明语气淡淡,说罢转身朝外走去。
吴氏一愣,扬声问:“你去哪?”
“村长家。”
“这孩子,刚回来也不知道休息一会。”
肖小妹听得无语,知道大哥舟车劳顿辛苦还一直拉着他问东问西。
……
十几双眼睛紧紧盯着冯氏的手。
锦盒打开,里头竟是一支金钗,钗头勒丝蝴蝶栩栩如生,翅膀上缀着两颗红宝石,粗略估算没个二十两银子拿不下来。
林家人一时都看直了眼。周氏倒吸一口凉气,手指不自觉地想去摸,被冯氏一巴掌拍开:“仔细你的爪子!“
看着这支钗子,林宝珠想到了原主宝贝得每天都要拿出来看的那支银钗。
那是肖元明考中秀才时送给“她”的,毕竟是原主最珍视的东西,她一直没想好要怎么处理。
“确实太贵重了,要不还是退回去吧。”林宝珠尴尬道。
“不退!人家自愿送的干啥要退。”冯氏第一个拒绝。
“是啊,幺妹,别人家的礼物都收了,只退肖家的不太好。”周氏忙不迭点头,一双眼睛黏在金钗上面拔不下来了。
林宝珠:脸疼。
算了,老太太今天难得高兴,大不了等肖元明娶妻时回份差不多价钱的回去。
日头西斜,林宝珠拿起檐下的背篓:“我先去喂鸡,大毛,等你小姑父回来,让他带着你们把书房收拾一下。”
“幺妹,我去喂吧。“林大郎伸手要接背篓。
林宝珠侧身避开:“大哥你歇着,我正好消消食。“说着她已迈出院门,背篓里的谷糠随着她的脚步沙沙作响。
喂完鸡从褙子坡下来时,天边只剩最后一缕霞光,像是谁用朱砂笔在青灰色的宣纸上轻轻抹了一道。
林宝珠拍打着沾了谷壳的衣襟,忽听左侧竹林里传来一声轻唤:“小六。“
她循声望去,只见肖元明从一株老竹后转出,青衫落拓,显然已在此等候多时。
“有事吗?”林宝珠问。
肖元明停在距她五步远的地方,视线定定的落在她脸上:“我中举了。”
林宝珠眨了眨眼——这不是全村人都知道的事吗?
“我中举了。“他又重复了一遍,声音轻得像是在自言自语。
林宝珠只觉莫名:“恭喜。”
肖元明背在身后的手骤然收紧。恍惚间,他仿佛又看见去岁那个捧着银钗的少女,站在同样的夕阳下,眼睛亮得惊人:“元哥哥,等你考中举人就来我家提亲呗,那会我也十四了,过个年咱们刚好成亲。”
他当时吓得差点不顾男女大防上去捂她的嘴,可少女丝毫不觉得自己的话有多大胆,依然固执得要他给个答复。
他只得无奈问她:“你怎知我一定能考中?”
“不可能考不上,你这么聪明……不过考不上也没事,反正我十五就可以嫁人了。”
“哼,到时候你要是敢不娶我,你就得送一支金钗补偿我。”
“金钗很贵的……”他说。
少女仰头笑起来:“所以你一定要娶我啊。”
后来他把自己埋进经史子集,院长要收学生,莫名选中了他,他以为连老天都在帮他,却没想到有些东西在离他越来越远。
他是什么时候发现的呢?是母亲开始在他面前频频提起刘二小姐时?还是听到少女自沉的消息后,母亲为了不让他去看她,以死相逼的时候?
不过这些已经不重要了……
“你要没别的事的话,我先走了。”肖元明的目光似能穿透皮囊直窥灵魂,林宝珠被看得有点发毛,不自觉地往右挪了半步,竹叶在她脚下发出细碎的声响。
肖元明将她的小动作看在眼里,他垂下眼睫,遮住眼底的黯然:“我在府城遇到一商队,管事得知我是大河村人士,托我将这封信带回来。”
他从怀中取出一封信,指尖因用力有点泛白。
放榜后有官差到中举之人落脚的客栈报喜,未免出现同名,籍贯也会报出来。
什么商队会有给他们家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