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时:……
顾时只请了两天假,林五郎先将他送回学馆,随后兄妹两个直接回了家。
林宝珠还以为有冯氏在,她们去县城买铺子的事早就人尽皆知了呢,不想愣是一点风声都没传出去,原来这回老太太不仅自己没去炫耀,还勒令家里其他人不能说。
“咱们家一般有钱,别人只会羡慕,要是太有钱,别人就该嫉妒了。”冯氏捧着新出炉的契书,宝贝得不行,抓着二毛给她反反复复念上头的字。
老太太再次刷新了林宝珠对她的认知。
从爱炫耀的老太太变成了爱炫耀但是聪明的老太太。
“哼,现在村里要建村塾,要是知道咱们家都有钱去县城买铺子,肯定会让咱们家多捐点。”
很好,还是个爱炫耀,聪明又抠门的老太太。
这两天冯氏和吴氏别苗头,村里人要么看在举人娘的面子上掏了钱,要么就是迫于老太太的“淫威”敢怒不敢言,九成以上的人都点了头。
剩下的,如邹婆子那种滚刀肉,就算他们不同意也改变不了什么。
族老们已经选定了吉日开祠堂立契书,准备趁着农闲把村塾建好。等年后请来先生,就能正式收学生了。
老太太虽然没说两人谁胜谁负,不过没说本身就已经说明了结果。
“娘,等签字那日,您把这五两银子捐了。“林宝珠回屋取了银锭塞给冯氏。
村塾的长远好处暂且不说,就说近的,自己村有村塾,三毛几个就不需要每天往返上林村了。
“咋捐这么多,面子又不能当饭吃。”冯氏道。
林宝珠就哄她:“是不能当饭吃,但是能让我娘开心,我娘开心,花再多银子也使得。”
老太太立马被哄的笑出了满脸褶子,不过把银子塞了回来。
“宝儿,你赚钱也不容易,咱们能省还是省点,而且捐这么多,别人会把我们当冤大头笑话。”
林宝珠眨眨眼:“那娘你说捐多少?”
“你都说建村塾是好事,咱们就捐个二两吧。”冯氏突然露出个诡异的笑:“到时候我第一个捐,捐完了再去那吴氏面前走一圈,她肯定会捐得比我多。”
林宝珠默默给老太太竖起个大拇指。
高明!太高明了!
这边刚说完,陈氏就拿着账本过来。
大妞最近跟着陈氏学起了记账,出货则由林大郎和林三郎负责,绣坊林宝珠一点不担心。
“就是姚掌柜今日下晌来了一趟......“
林宝珠见她神色忧虑,立即明白过来,安慰道:“三嫂别担心,我在县城遇见姚姐姐了,是县令夫人得了你之前的绣品主动找的她,说明她对你的手艺很满意。“
“退一万步说,在上峰面前露脸的事,他们肯定做了多手准备,就算看不上你绣的,最多不付钱,总不能降罪于咱们。”
林三郎给她打气:“月娘,你绣的东西就没有人不夸的,肯定没问题。”
“娘最棒。”三毛和三妞也跟着起哄。
陈氏的眉睫渐渐舒展。
林宝珠又道:“接下去绣坊我会看着,二嫂你就安心在家绣桌屏。”
“好。”
“幺妹。”林二郎纠结的开口。
“二哥,咋啦?”
林二郎欲言又止,半晌才道,“铺子开起来是不是得招人看着?“
林宝珠诧异:“二哥你想去?“
“嗯。我听五郎说铺子得两个人照看,你看我和你二嫂怎么样?”
“你俩不是想去偷懒吧,看铺子可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不怪林宝珠多想,五个哥哥里,若说四哥最憨,二哥就是最懒的那个,小聪明全用在怎么
偷懒上了。
也是从林二郎身上,林宝珠才悟出一个道理,懒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又懒又没追求。
农忙过后三个哥哥闲了下来,林宝珠提出一个月二两银子让他们去绣坊负责货物运输,搬搬重物啥的。
她是想着马上过年了,各自小家手里有点钱想买啥也方便。
毕竟公中的银子只管吃喝穿,可不管零花钱。
林大郎和林三郎都欣然应下,只有林二郎,干了一天就说风刮脸不肯再去,他还指望着冬天把自己的脸养回来呢。
周氏那恋爱脑也心疼他,拍着胸脯说自己赚的钱够花。
林宝珠自认是个开明的人,想着毕竟累了大半年,是头牛也得休息,就随他去了。
“这回真不是。“林二郎摸了摸鼻子,难得有些不好意思,“我就是想赚钱给你二嫂买支簪子。“
前几日妹夫送给幺妹的簪子,周氏念叨了好几次,每次说起脸上都带着艳羡。
林二郎看在眼里,头一回觉得自己这个丈夫当得不够称职。
周氏顿时感动得眼泪汪汪,一头扎进他怀里:“二郎,你对我真好。“
“傻瓜,你是我媳妇,我不对你好对谁好?“林二郎深情款款地回道。
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