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穿成哥儿下一秒 > 第2章 钦州公署

第2章 钦州公署

推了推其中一个家里还剩下两个孩子的,“夫郎都发话了,快去吧。”
    那女娘抹抹眼睛,低低的应了一声“欸”。
    只有十几个人回去叫家人了,剩下的人都已经失去了自己的至亲。
    孟晚见大家情绪低迷,干脆对黄叶说:“叶哥儿,去吧家里带来的糖拿出来两包,咱们蒸糖包子吃!”
    “知道了夫郎,我这就去。”黄叶脆生生地回道。
    城外的那三十几个病患挪到了县衙里,但他们身体实在太弱了,前几日只能喝粥。
    衙役们将孟晚他们熬好的粥搬到马车上,送至县学里。院里剩下了两锅煮的粘稠的糙米粥,加上新出锅的糖馒头,虽然没有什么配菜,小咸菜,大家也都吃的喷香。
    “我长这么大,还是头次吃馒头,里面还有糖,可真香,但是我阿爹吃不到了。”有个小哥儿突然哽咽着说。
    旁边有个上了年纪的妇人拍了他一下,“别这副样子,孟夫郎不想看见我们哭哭啼啼的。”
    有人附和,“就是,好好吃饭,一会儿还要干活,说是给咱们计酬,一天的工记一筹,满十筹春耕的时候就能换一亩地种,或是换五十斤的糙米。”
    “我家的地都被淹了,可是一亩都没有,就指着和县太爷换地呢!”
    她们说着说着,突然对未来就有了盼头。
    孟晚听着大家说话,啃着手里久违的杂面馒头,品着那粗糙的外皮下所包裹的一点甜。
    “孟夫郎这里好热闹啊,不知道本官能不能厚颜求上两个馒头?”这两天不知道在屋里忙活什么的夏垣也过来凑热闹。
    孟晚将吃到一半的馒头掰开给夏垣看,“夏大人来的正巧,我们吃的是糖馒头,只不过是杂面的,不知道您吃不吃的惯。”
    “孟夫郎这就不知道了,老夫也曾在地方上任过地方官,杂面窝头也是吃过的。”夏垣笑呵呵的接过了一个杂面馒头,一大口下去,愣是嚼了半天也咽不进去。
    孟晚看出了他的窘迫,“大人若是吃不进去也没关系,在盛京这种杂面馒头肯定很少,我几年没吃,也是有些吃不惯的。”
    盛京那么繁华的地段,恨不得馒头里都掺了龙肝凤髓,这样质感粗糙,里面还掺着麦麸的杂面馒头,这样大人物怎么能吃的进去……
    “大人?”孟晚惊讶的发现夏垣在艰难且缓慢的吃馒头,还真的很快就吃了半个馒头下去。
    夏垣端着随从递过来的半碗粥,“里面的糖不错,听闻孟夫郎在赫山县办了一家糖坊,想必是糖坊里产的糖?”
    孟晚脸上绽开一个真诚的笑意,“大人若是喜欢,等您回京我给您备上几箱。赫山不光我家,其他糖坊的糖做的也都不错。”
    夏垣将剩下半个馒头就着粥吃了,“等本官回京,定要去名满岭南的赫山县看看。”
    两人客套了几句后夏垣离开,孟晚接着吃自己的馒头,嘟囔了一句,“也不是所有京官都那么讨厌,这老头还不错。”
    宋亭舟行事果决,只用三天的时间便将浦北县城里城外打理的井井有条,可还不够。
    浦北县辖内的大小村庄还不知是何情况,仍要一一探查。而且整个钦州的水源明显出了问题,这些百姓们吃水只能暂用井水。
    衙役和捕快轮流在附近村落搜寻染病或者没有染病的村民,楚辞全程跟随。
    好消息是除了几个大型水库被冲毁了堤坝之外,其附近的村庄被洪水淹灭,损伤惨重,近乎灭村。
    其余村落灾情并不严重,有疫病的村子几乎被人隔绝起来,大家敬而远之。
    下一轮便是将染上疫病的村民带到县城外安置起来,同时提醒其他村民不要饮用河里的水。
    “那河里头泡的都是死尸,我们又不傻,肯定不喝那臭水。”前脚衙役刚走,后脚村民们就吐槽起来。
    走到最后面的楚辞听见后嘴角一勾,回头对说话的村民竖起了一根大拇指,这是孟晚教的,表示夸别人很厉害的意思。
    他们在浦北县一共停留了七天,虽然没有将全部患病的人都治好,但有了苗老爷子留下的药方每日煎药,痊愈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走的那天除来生病的百姓们,其余能动的都来城门口送宋亭舟他们,包括知县付孝,一把年纪还感性的掉眼泪。、
    夏垣感慨,“为官者,能做到万民敬仰,当是此生无憾,景行于整个岭南来说,又何止万民!”
    几乎他话刚说完,送别的群众里就开始呐喊:“孟夫郎,等我男人病好了,我们就去西梧府看你!”
    “孟夫郎,你别走,呜呜呜……”
    “您教我们做的油果子和豆腐我们都会做了,谢谢孟夫郎!”
    宋亭舟目光柔和,比自己被夸了还要欣慰,“内子心善,万民敬仰说不上,但在岭南确实比下官更得民心。”
    夏垣失笑道:“本官也瞧出来了。”
    宋亭舟临行前又叮嘱付孝几句后续事宜,付孝冷不丁的问道:“下官曾经派亲信去西梧府给宋大人送信求助,大人是看到下官的信才来浦北县的吗?”
    宋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