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修仙从手搓计算机开始 > 第37章 大统一 万有力 灵子 涌现

第37章 大统一 万有力 灵子 涌现

  大统一力也支配许多的自然现象。
    法力需要待在丹田这种特殊的环境中才能长久稳定的存在。
    大统一力也需要宇宙大爆炸的初始高温环境下才能长久稳定存在。
    既然双方如此相似,那么肯定有着一定程度上的联系。
    而且最重要的是,法力是能够支配引力的。
    修士为什么能够飞行?
    可不是因为他们能够冯虚御风,也不是什么喷气式反冲力,而是直接克服了引力飞起来。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法力可能和统合了引力和大统一力的“万有力”有极大联系。
    (注:现实中的大统一理论是电磁力、弱力、强力,引力由于“引力子”未发现,没有纳入这个框架。和一般小说中四大基本力统一后为大统一力不同。统合了引力的理论叫做万有理论。)
    不仅是法力,神识也有类似的特征。
    1、纯粹的神识只存在于识海中。
    2、神识在离开识海后,稳定性会下降,动能转化为质量,产生新的粒子。这些新的粒子会衰变和辐射,转化成更稳定的粒子。
    3、2的过程可以通过法术干涉,不同的法术干涉的结果产生的粒子种类和辐射种类都不同。
    也就是说,神识也和“万有力”有关。
    故而,方钧将法力和神识的位置,嵌入了统合四大基本力的万有理论的部分
    而不是给其单开一个理论。
    增加模型的复杂度。
    当然,方钧也清楚,这个理论目前还存在许多缺陷。而且即便他在纸上将其完备,仍有许多部分未经证伪。
    然而,这种“先果后因”的研究方式在物理学中并不罕见。
    许多物理公式都是科学家们通过“凑”出来的,甚至连他们自己也未必完全理解其中的常数和变量的含义。
    比如,爱因斯坦在提出引力场方程时,为了平衡公式,添加了一个“宇宙学常数”。
    直到20世纪末,科学家们才逐渐理解这个常数的意义。
    更别提那些无法通过实验验证的假说,如霍金辐射、超弦理论等。
    简单来说,物理假说可以随意提出,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并经受住后续实验的验证即可。
    而现在,方钧提出了一个假说——构成法力和神识的基本粒子是“万有力”。
    “力”其实是一个极为抽象的概念。
    许多人难以理解为何无形的力能够作用于有形的事物。
    为此,前世的物理学家提出了“传递粒子”的概念,用宏观世界中的碰撞来描述力的传递。
    例如,两块磁铁相互排斥,实质上是因为它们释放了某种粒子,这些粒子相互撞击,导致磁铁分开。
    这种粒子就是“传递粒子”。
    电磁力的传递粒子是光子,强力的是胶子,弱力的是w和z玻色子,而引力则是由理论上存在的引力子传递。
    换句话说,这些所谓的“力”,是由传递粒子的相互作用产生的。
    而“万有力”的传递粒子,可以被称为“万有力子”。
    或者说是“灵子”。
    在方钧构建的万有理论模型中,法力和神识是由“灵子”这一基本单位构成的。
    然而,当这些微观粒子聚合起来并相互作用时,产生的现象会变得极其复杂,甚至诞生出单个部分所不具备的新特性。
    这种现象被称为“涌现”。
    举个例子,一个人的生命有限,可能只有短短几十年,也没有什么特殊能力。
    但当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族群时,族群的生命长度会远超个人,甚至可能发展出某种集体智慧或能力。
    或者打个形象的比喻,假设一个人生命只有10年,没有什么特殊的能力。
    但10个人聚在一起生命就有了100年,甚至还有了超能力。
    这种现象就是涌现。
    方钧推测,前世的“万有力”在地球上并没有直接让人掌控的可能性。
    也不存在在低能环境下存在的可能性。
    但在这个世界,由于涌现现象的存在,“万有力”在某种“偶然”的条件下聚合,诞生了“法力”和“神识”这两种奇特物质。
    掌握这两种物质的修士,能够飞天遁地、长生不老。
    而“灵根”则是这一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环。
    在方钧的理论模型中,“灵根”可能就是促成这种“偶然”的关键因素。
    同样的道理,炼气九层以上的红云剑气也是由法力和神识通过涌现现象形成的复杂结构。
    方钧的解析进度之所以缓慢。
    正是因为这些剑气在涌现过程中产生了更多复杂的特性,与炼气九层及以下的剑气完全不同。
    用比喻来说,法力和神识是“原子”,炼气九层及以下的红云剑气是“分子”,而炼气九层以上的红云剑气则是“细胞”。
    虽然三者之间存在联系,但它们已经分属不同的领域,需要不同的知识体系来研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