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小子!”
路过听到对话的柳翠云笑得前仰后合。
“正春问你以后娶妻生子的事儿呢,不过你年纪还小,想不到也正常的。”
正春赧然地低下头,又瞧瞧看了佑景一眼。
佑景缓慢地眨了眨眼。
“原来是这样,我确实没有考虑过这件事。不过人一定得成亲、一定得娶妻生子吗?”
娘亲就收养了他,并没有成亲。
陆家的陆殷辞和二爷都年过二十,也没有娶妻。
所以佑景并不觉得自己长大以后就一定得娶妻生子。
他说完,下意识去看娘亲的表情。
其实他也不知道自己说得是对是错,如果娘亲希望他成家呢?
陈映晚却一脸平静,笑着摸摸他的脑袋:“当然不是必须的。”
“不过每个人在不同阶段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你现在不想成家,说不定以后就想了。”
“但可以确定的是,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娘亲都会支持你的。”
正春神色略显落寞。
吃过饭后,李婶带着女儿和孙女往回走。
李婶自然看出了正春的情绪,温声安抚道:“佑景现在还什么都不懂呢,你别担心。”
“往后佑景长大了,自然会明白你们青梅竹马一同长大的情谊的。”
正春捏着袖口摇了摇头,一脸认真道:“我不是为此难过……奶奶,我只是觉得佑景有很多种选择,无论他选择什么,都能过得上很好的生活,而我……”
却只有嫁人这一条路。
她对佑景,不仅仅是情窦初开的欢喜,还有权衡利弊之下的考量。
佑景今年只有八岁,却已然前途无量。
可她却只是一个管家收的徒弟,以后若是运气好了,或许能留在侯府当个账房,运气不好,哪天被赶出去,难逃草草嫁人的命运。
李婶顿了顿,叹气道:“女人就是这样的。”
“你和佑景搞好了关系,等他长大你若能嫁给他,就能免去许多劳累——奶奶尽心尽力,也只是想让你有个好前程罢了。”
正春捏紧了拳头:“一定吗?”
李婶一愣:“你是指什么?”
正春抬头看向李婶:“若我能嫁给佑景,以后日子就一定能过得很好吗?”
李婶笑了一下,摸了摸她的脸蛋:“那当然,我孙女长得这么漂亮,哪有人会不宠你呢?”
正春完全遗传了李仰芳的美貌,年近九岁便引得附近几条街的媒婆上门提亲。
“奶奶,我上学时学到过一句话,色衰而爱驰,您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李婶张了张口:“自然是知道的……但我看着佑景从小长大,他不会是那样的人。”
正春摇头:“我拿什么保证他永远不变呢?”
“奶奶,倘若佑景这次真的中举,以后是一定会放官的。陈姨又开着酒楼,如今收入颇丰。佑景日后有权有势,我却只是一个绣娘的女儿。”
“就算他对我有些年少的情意,谁又能保证他不会变心呢?如果有更年轻貌美的女人对他投怀送抱,谁能保证他不会心动呢?男人三妻四妾本就是常事,到时候就算我们有情意又能怎样?”
“到时候,我岂不是砧板上任人宰割的鱼肉吗?”
李婶皱了皱眉,勉强笑道:“正春,你想得太多了,夫妻相处并不全是你想得那么可怕。”
正春依旧摇头:“奶奶,我做不到不想。”
这些事,她已经想了很多年了。
从书堂退学之时,她就在想为什么男子能做的,她不能做。
后来她拜董管家为师,就是想证明自己并不差。
现在奶奶却告诉她,身为女子,她是一定要嫁人的,一定要把自己的将来寄托给自己的夫君,是好是坏都得看天意。
正春不甘心,她真的不甘心。
李婶有点着急了:“正春,你可别说什么不嫁人的话。”
虽然李婶很敬佩陈映晚能不成亲收养佑景,还能把佑景拉扯大,但这并不代表她希望自己的孙女也和陈映晚一样。
陈映晚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
而李婶的观念也较为传统,她认为女子还是要嫁一回人的,若是不嫁人,一个女孩子家不知道要吃多少苦。
可正春的话,却也让她没有办法反驳。
见奶奶着急了,正春不说话了,她低头走了一会儿,才抬头扬起笑容:“奶奶,我随口说的,您别往心里去。”
“说归说,我肯定还是要嫁人的呀。”
李婶这才松了口气,又有些惭愧地搂过正春。
“好丫头,是奶奶没能耐。”
如果自己像陈映晚那样有本事,大不了就招赘婿,正春不需要嫁出去,也不用怕她所托非人了。
正春没再提这件事,语气轻快地转移了话题。
第二天,刘虎带着两男一女来到了陈家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