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家父儒圣,系统非逼我做粗鄙武夫 > 第203章 曾仕林:你与那赛初雪有了肌肤之亲

第203章 曾仕林:你与那赛初雪有了肌肤之亲

  《圣朝儒史》
    这两本书,上一本有些泛黄。
    下一本是崭新的。
    他没有犹豫,翻开第一本,目光着落在泛黄的书皮之上。
    【新元一年,儒圣诞生。】
    【新元元四十五年,儒圣创立儒道。】
    【新元六十年,儒圣远赴万妖山脉,独自一人斩杀妖皇,十大妖王,三百妖尊。】
    ……
    【和初十年,亚圣诞生。】
    【和初二十六年,亚圣入道。】
    【和初二十七年,亚圣晋升七品。】
    【和初三十年,亚圣晋升六品。】
    【和初三十一年,亚圣因紫府奇异,悟得六艺其二。】
    【和初三十三年,亚圣晋升五品,斩恶魂,名动天下。】
    ……
    【和初四十三年,亚圣著书,晋升一品。远赴边关与狻猊妖皇一战。】
    【和初四十三年,亚圣从边关归来,不日身陨,身化彩蝶而去。同年末,狻猊妖皇暴毙。】
    曾安民看的有些无语。
    《儒修年史》这本书根本就没有记载儒道的任何神异。
    里面全都是各种儒道大修的事迹。
    甚至连事迹都不是。
    只是一些旁观者的记录。
    看得他感觉并没有任何收获。
    【洪齐十七年,大儒秦笠诞生。】
    【洪齐三十七年:秦笠悟得书道。】
    【洪齐五十七年,将毕生之道灌住书道,汇成一帖。】
    【洪齐六十年,秦笠坐化,同年汉朝灭】
    书的最后一页便是如此。
    汉朝灭了之后,天下人族一分为二,成了现在的圣朝与江国。
    所以再往后的儒修史,便是两国各自记载自己国内的了。
    将这本书看完之后,他的眸子又看向了旁边的《圣朝儒史》
    这本书是大圣朝千年以来,一些名留青史的儒修。
    他从圣朝第一年开始看。
    【乾元一年:大儒石韩入得圣朝。】
    【乾元七年,大儒石韩教化弟子】
    ……
    一直看到了最后:
    【建宏十三年春,大儒秦守诚随军赶赴白登山,与狴轩大妖王死战,后与其共死。】
    最后这句。
    莫名的触动了曾安民的心。
    他抿着嘴,伸出手轻轻的在那散发着墨香之气的书页上抚摸着。
    “秦院长……”
    他的声音喃喃。
    秦院的一生,被这本书简简单单的浓缩成了这么一句话。
    他感觉,识海有些恍惚。
    看完之后,他缓缓起身,归至自己在国子监的行房之中。
    两本书看完。
    已经是很晚。
    他在国子监又待了一会儿之后,便朝着自己家中而行。
    ……
    “又看了一天书。”
    “感觉自己充实了许多。”
    “我距离大儒的境界,又近了一分。”
    回到院中。
    曾安民与虎子逗了一会儿之后。
    便看到老爹放衙归来。
    “爹。”
    曾安民坐在院子里的椅上,看到曾仕林之后,他起身笑呵呵的跟老爹打了个招呼:
    “不回你的院子,到我这作甚?”
    曾仕林面无表情:
    “昨日太子乔装的事情暴露了,今日被陛下责罚。”
    额。
    曾安民听到这话,心中一惊。
    “他来尚书第的行程……”
    曾仕林缓缓摇头,他来到曾安民的面前坐下:
    “没有,他只是对陛下说,出皇城游玩。”
    “但为父主动对陛下说,他来府中寻你的消息了。”
    ……
    呃。
    曾安民瞬间领悟老爹的意思。
    老爹这是表现的刚正不阿。
    也是对陛下传递一个信息:臣只忠于陛下。
    只是可怜了太子。
    被老爹背刺了一下。
    “太子来寻你,是为了俘虏南王,京中庆典吧?”
    曾仕林躺在椅上,目光淡淡的朝着曾安民看过来。
    “爹,您果然是料事如神。”
    曾安民竖起一个大拇指。
    “哼。”
    老爹嘴角轻轻一翘,随后望向天空,声音幽然道:
    “夺嫡之争,步步惊心,为父劝你不要参与进去。”
    “而且此间与宁国公关系甚重……”
    说到这里,老爹便停下了话头。
    “我就是这么想的。”
    曾安民认真的点头道:“不过届时庆典,我肯定还是要去的,毕竟生擒南王,我的功劳不小。”
    “所以,你还想问问到时候庆典之上,又会有什么可以出风头的场景?”
    曾仕林抬头,似笑非笑的朝着曾安民看过来。
    “有备无患,我倒不是想出风头,只是怕届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