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营销手段只能带来一时的热度,而商品本身的质量才是长久吸引顾客的关键。
他们上次去俞记杂货铺,有幸见识到殷师傅的精湛技艺,同时也购买了一些俞记杂货铺的商品。
亲身体验后,效果好得超乎想象。
冰红茶已然成为他们外出采风的必备饮品。
只要喝上一点,在野外就完全不怕烈日暴晒。
若不是亲身经历,他们着实难以想象世上竟有如此神奇功效的商品。
当然,这种效果的维持时间有限,但对他们而言,已经足够。
因此,他们早已习惯每天关注俞记杂货铺的新品,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
就说昨天推出的凉茶、橙汁、艾草拖鞋,他们都毫不犹豫地入手了,毕竟这些都在他们的消费能力范围内。
孟伟伦看着室友们好奇的模样,便将俞醉发给他的数据展示给大家看。
前面三款商品的价格,室友们觉得还算正常,与俞记杂货铺其他商品的定价水平相符。
然而,当看到最后一款俞记红茶的价格时,所有人都不禁愣住了。
“卧槽,这单位没搞错吧?10g就要1888元?这哪是在喝茶,分明是在喝金子啊!”
“不是有‘一两茶一两金’的说法嘛?名贵茶叶价格高,倒也正常。”
“可还是觉得好贵啊!10g就1888元,换算下来一斤将近10万了!这都赶上市面上顶级红茶的价格了。”
“其实不算夸张啦,我刚查了一下,像大红袍,20g在2005年就拍出了20.8万元;云南金瓜贡茶,2016年单饼拍卖价高达880万元;西湖龙井御前十八棵,年产量不足500g,采摘时还有武警值守,每斤价格超过100万元……一斤能达到百万元的茶叶多的是,跟他们一比,俞记红茶的价格就是渣渣。”
“不过那些可都是茶中极品,而且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红茶里,价格高昂的品种也不少,比如正山小种,特级的每斤都在一万以上,其他等级的价格从几百到几千不等。”
“所以说,俞记红茶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咯?”
“差不多吧!这消息要是传出去,估计能成为热门话题,人家会在想,到底什么样的品质才能对得起这个价格。”
“……”
孟伟伦听着室友们的热烈讨论,神色依旧淡定,“俞记杂货铺既然敢定这个价,肯定有它的底气。”
“这倒是。”
“只是1斤10万的红茶,能买得起的人估计没几个吧?”
“错啦,对于那些大老板和权贵家族来说,这点钱算不了什么。”
“还有,俞记杂货铺又不是按斤卖,它是10g一份地卖,普通人咬咬牙,偶尔买一点还是可以的。”
“也是,少放一点,应该也能品尝品尝。”
“爱茶的人,或许也会出手试试吧!”
“你说我给我爷爷买一包,他到时候喝的好了,会不会给我多点零用钱?”
“……”
室友们你一言我一语地继续讨论着,而孟伟伦则专注于手上的工作,努力加工图片。
终于,在9点前,他成功将四张新品图片发给了俞醉。
俞醉收到后,自然地交给智能化系统处理。
毕竟她发现,智能化系统撰写文案的能力比她强太多了,并且还很符合不同网站对文案的不同要求。
而她本人,更擅长以各个小号的身份活跃在“粉丝群体”中,毫无违和感。
没一会儿,9点整,俞记杂货铺的四种新品正式上线。
当然,一同在网店上线的还有梨膏糖、冰箱贴等商品。
这些商品都设定了限定数量。
几千份商品刚一上线,几乎瞬间就被抢购一空。
蹲守在屏幕前的粉丝们,抢到的欣喜若狂,没抢到的则懊悔不已。
不过收拾好心情后,大家又纷纷将目光投向今日的新品。
结果一看之下,所有人的目光都被俞记红茶深深吸引住了。
实际上,在投票结果公布之时,大家就已经默认俞记红茶会是所有商品中价格最高的。
可是,他们没想到……竟然这么贵!
啊啊啊!是俞记杂货铺疯了还是他们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