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倒斗 > 第191章 墓主身份

第191章 墓主身份

    星光点点,缓缓洒进墓坑中。
    随着四周的砖块被拆除,我们逐渐看清了整座砖椁的结构。
    这处砖椁东西长约六米,南北宽逾四米,围绕棺厢,周围大大小小的,共计被隔断成十四个椁室。
    有点多对不对?
    我也觉得有点多。
    尤其是椁厢中的回填土全都沉积固结在了一起,除了塔型罐这种大件好掏一点之外,其余的小件掏起来非常麻烦。
    但这就是大型土坑砖椁墓的特点。
    之所以把椁室搞这么多,除了可以分门别类的摆放陪葬品,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在于增加隔断,从而提高整座砖椁的抗压能力,不然搞不好没等埋完就压塌了。
    而大型砖椁墓的适用群体,多以古代的高级官僚阶层为主,贵族用的并不是很多。
    这是因为古代官僚阶层的经济来源主要是薪俸,也就是死工资,就算当差的过程中没少搂钱,却也无法跟动辄食邑百户、千户的贵族相比,所以好些人也根本修不起像样的墓室。
    然而这类人生前的级别又摆在那里,再追赠个什么谥号官职之类的,子孙后代如果选择薄葬,轻则被戳脊梁骨,重则甚至会被有心人参上一本,扣上大不孝的帽子!
    这种事在古代很严重,闹不好是会被下大狱的。
    于是久而久之,他们就搞出了这种华而不实的方式来提高墓葬等级。
    这里可能有人好奇:人都死了,谁闲的蛋疼管这破事儿?
    嘿嘿,很简单。
    管这种闲事的人既不是因为他正能量无处释放,也不是因为他犯贱,而是他担心自己死后也被儿孙草草埋了,所以才会站出来“打抱不平”。
    而这就导致好些大型砖椁墓搞起来,会给人一种很寒酸的感觉。
    因为没那么多东西随葬,可空着又不好看,所以每个椁厢中,就只零星的放上那么两三件,跟吃某某料理似的……
    不过我们掏的这座砖椁例外。
    贼特么肥!
    像我们刚刚发现的塔型罐,即便是盛唐时期的贵族墓葬,大多数都只有一两件,结果这个墓里居然搞出来整整八件!
    其中四件较大,都是三彩器,分别安放在四个角落。
    另外四件偏小一号,是白瓷质地,被成对放置在东西两侧靠外的椁厢。
    而随着越来越多的陪葬品被大家从土里扣出来,我也才明白,难怪塔型罐这种物件只能放边边角角,因为其余每个椁厢里都有佛像!
    大大小小,材质造型各异。
    还有各种菩萨俑、力士俑、僧众俑、香筒、经幢、莲花灯、三彩香炉、成箱的铜板经书……都是佛教属性的物件,有冥器,也有好多都是实用器。
    这情况完全反过来了。
    别的砖椁墓是含酸,他这个是仓猝!
    就感觉好像是急急忙忙修的,盖不够大,以至于好几个厢室都有种放不下的架势!
    这可给林文俊兴奋坏了!
    由于太激动,这吊毛一不小心直接掉进了椁厢里,胳膊都磕出了血。
    但他完全不在意,爬上来继续翻找。
    翻找的同时他嘴里还不断念叨着,一会说什么这次回去他老子肯定高兴,一会又说什么盗墓真过瘾,时不时还飚处两句英文和马来语……
    十四个椁厢搞了将近半小时,终于轮到了棺厢。
    大家七手八脚的拆掉盖砖,一具看起来黑漆马呼、斑斑驳驳的棺材便出现在众人眼前。
    尺寸一般,就比我们印象中的棺材体积稍微大了一点儿。
    “这是什么?”
    林文俊在棺盖表面一抹,手指上便沾了不少类似灰烬一样的片状物质。
    马哥望向我问:“平川,这是不是经被啊?”
    “差不多……”我点头,“可惜烂了,不然这玩意值点钱。”
    经被,全称陀罗尼经被。
    上面或印或绣有陀罗尼经文,大多覆盖在棺椁表面或放置在墓室的一侧,寓意超度亡灵,使墓主人免受地狱之苦,往生极乐世界。
    陀罗尼经被非贵族墓葬不可见,但由于一般都是丝织品,保存下来的非常少。
    “咦?”
    这时我一低头,灯光照进棺体左侧和椁厢的缝隙中。
    就见棺厢底部放着一块不知经文砖还是石板的东西,表面落了好些泥土,隐隐约约看着好像有字。
    心中一动,我立即说:“疤叔,把那东西拿出来!”
    “对对!就那个,快拿出来!”
    疤叔一条腿跨进棺厢,猫腰将那东西拎起来放到隔断上。
    我搬过来轻轻一磕,泥土悉数滑落,一排排熟悉的字刻,顿时在头灯的辉映下清晰起来。
    我猜的没错,是墓志!
    那为什么会觉得熟悉呢?
    因为相似的笔迹,不久前,我曾经看过整整一本。
    然而这还不算完,等看清第一列,我连呼吸都不受控制的急促了许多。
    大唐故司空忠義王藥羅葛公墓誌銘
    老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