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得北伐凯旋,自有机会与李将军畅饮。”
朱应笑着回应道。
虽然朱应在心底对李景隆的能力极为诟病,但如今李景隆毕竟是统兵战将,朱应自然不会傻到主动去撕破脸,毕竟这样做毫无意义。
而且,朱应心里清楚,在李景隆之上,应该还有一位大将军负责统筹指挥全局。
李景隆想要调兵征伐,也需要经过那位大将军的同意。
大局之上,应该不会被李景隆坑的。
幸亏,他不是被封为大将军而来啊!
“说的不错。”
一旁的朱棣也笑着说道,眼神在朱应和李景隆两人之间扫视:“待得北伐凯旋,吾等一起大醉一场。”
朱棣声音爽朗,仿佛已经看到了凯旋大胜的一幕。
“好!”
李景隆大声回应。
“燕王殿下。”
朱应收起笑容,抱拳问道:“不知我大宁边军营地可曾安排妥当?此番末将率领骑兵先行而来,还需为后续大军安营扎寨。”
“张将军。”朱棣毫不犹豫,当即高声喊道。
应声。
张玉快步从一旁走了过来。
看到朱应后,张玉的脸上立刻露出了欣喜的笑容,十分热情的喊道:“朱将军!”
“张将军。”朱应也笑着回应道,眼神中透着老友重逢的欣喜:“一年未见了。”
“的确一年未见了。”
张玉的眼中闪过一丝遗憾,他微微摇头,说道:“可惜朱将军大婚之时,我未能前去祝贺,实在是遗憾。”
“哈哈,我成婚比较仓促,所以未曾顾及全面,还请张将军勿怪。”
“不过。”
“待得北伐凯旋,我与张将军也好好喝上一场。”
“不过到了北平府,这可得张将军请我喝酒了。”
朱应笑着说道。
“那是自然。”张玉重重地点了点头,随后说道:“不过现在还是军务为重,我先带朱将军去安排大宁边军驻扎地再说。”
“好。”朱应点了点头,然后转身对着朱棣与李景隆抱拳道:“燕王殿下,李将军,那末将就先行去安顿大军了。”
“朱将军且去。”朱棣微微一笑。
随即。
在张玉的引领下,朱应快步跟了上去,准备安顿大军安营扎寨。
看着朱应离去的背影,朱棣的脸上浮现出若有所思的神情,眼中透着一丝迷茫与思索,仿佛在朱应的身上看到了一些让他难以理解的东西。
“这世间竟有如此相像的一双眼睛。”
朱棣心底喃喃:“太像雄英了。”
“只不过,不可能是他的。”
“我是亲眼看着雄英下葬的。可是……”
朱棣眼中带着深深的疑虑:“如若不是知道雄英已经死了,我或许都以为他就是雄英了。”
“但也恰恰不是他,如若是他,谁能够比得过他得天独厚?哪怕大哥日后真的……我也无法阻止雄英啊!”
对于未来,朱棣已经在心中设想过无数次。
姚广孝为他谋划的蓝图之中,未来他大哥的命数恐怕不长。
而未来,如若父皇还要择选太子之位,必然会从嫡子之中进行筛选。
朱棣对自己充满了自信,他深知,相比于自己的二哥和三哥,自己绝对是最为出类拔萃的。
所以,朱棣坚信,只要自己大哥薨了,自己在这场储君之位的角逐中,有着极大的优势。
可。
如若朱雄英还活着,那朱棣所有的自信与优势,都将瞬间化为乌有。
朱棣深刻了解自己父皇的心思,在父皇的心底,真正的亲人,从始至终就只有大哥一家人,而且其中还包含了朱雄英。
在父皇的眼中,朱雄英是嫡长孙,是除了大哥以外,未来皇位的最佳人选。
如若不是当初自己大侄子朱雄英薨了,如今或许都已经获封皇太孙了。
当然。
如现在的情形。
如果真的如姚广孝所预料的那样,大哥命数不足,不幸薨逝了。
那未来太子之位,最有可能的人选,便是朱雄英,因为他是真正的嫡长孙,在皇位继承的顺序上,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但。
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因为朱棣曾经亲眼看到了朱雄英的下葬,而且是与母后一同下葬的。
那场景至今历历在目!
这也让朱棣的心中,隐隐有着一种庆幸。
没有了朱雄英,未来在争夺皇位的道路上,自己便不会面临太大的压力。
“王爷。”
李景隆看着一旁陷入沉思的朱棣,脸上露出怪异之色的道:“你这是在发什么呆啊?刚刚也是。”
“没事。”朱棣摇了摇头,笑着说道:“只是第一次见到这朱应,有些心生感慨罢了。”
朱棣用话语掩饰自己心中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