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英微微叹气,眼中带着敬畏:“吾可不敢让燕王殿下亲自上战场,否则有损,吾就没有办法向皇上交代了。”
这可不是小规模的战争,而是大明的北伐之战,北元的国力可不弱,要是朱棣伤损,那可是大罪,郭英可不敢有任何乱来。
“大将军,末将自然是知道的。”
朱棣叹了一口气,微微低头,眼中的落寞更甚。
身为皇子,他享受着荣华富贵,却也失去了许多自由,尤其是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机会。
当然。
这也是他朱棣如此想,其他的藩王或许不会如此。
“大将军,燕王殿下。”
李景隆笑了笑,看着两人道:“今日一日杀伐,朱将军还有大宁边军的将士都已经疲乏了,让他们先好好休息吧。”
“还是不要打扰了。我们去商议下一步进军方略吧。”
如今大战结束,后续处置诸事繁多,李景隆自然是不担心了。
此战,朱应已经为大明打出了一个硕果来!
接下来,只需要稳步推进即可。
“朱将军。”
郭英也转过头对着朱应说道:“你先好好休息。如今北元十万铁骑被击溃,你也可以好好休息几日,剩下来的进军,吾自会安排妥当的。”
“末将领命。”朱应当即应道,也并没有拒绝。
“朱将军,好好休息。”
朱棣也是笑着关切了一声。
随后。
三人在亲卫拱卫下,转身离开了此处军营。
“朱棣,看得出他对战场的确是很向往。”
朱应望着三人离去的背影,喃喃自语:“难怪在造反成功后老是北伐,一则是想要抚平不是顺位继承的祸,二则也是想要全他自己的武将之梦。”
“不知道,有我的出现,未来会不会有所改变啊?”
朱应心底暗暗想着,带着思索。
被郭英三人打搅之后,朱应也的确是有些疲乏了,索性也是归于营帐休息去了。
……
北伐一路大军,蓝玉营帐!
“将军,情况就是如此。”
一名探报的将领神色凝重的说道:“北元布置了重兵在元都的几座卫城,兵力不少,似我军数倍。”
“想要正面破城,几乎没有可能。”
“或许只能等与大将军合兵一处,方能有所计划了。”
话音落。
“是啊。”常茂等淮西将领面带难色的说着,他们纷纷摇头,脸上皆是愁容,十分凝重。
“元军兵力太多了,而且还依城而守,想要破城,太难了。”
常茂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如今蓝玉麾下十几万大军与元军相持,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如若进攻,元军兵力太多,还有城池守卫。
昔日从边城撤退的元军都已经汇聚在了这元都的卫城了。
除此外。
如若退,那元军势必会进。
如若消息传回应天,那绝对是失职之罪。
所以现在蓝玉也只能僵持于此,没有办法。
“好了。”
蓝玉面带无奈的一摆手,声音里也带着一种疲惫与无力。
营帐内的议论声也是随之定下,众人都安静了下来,气氛十分的压抑。
“此番,终究是朝廷兵部错估了北元的真实兵力了。”
蓝玉脸色严肃的道:“我大明出兵三十万,原本以为能够一举击溃北元取得胜果,可北元虽衰,但国力仍存,北元朝廷仍然可以号令北元各部落。”
“此番想要北伐功成,一则,必须解决北元那十万铁骑!二则,必须以我大明这三十万大军全军之力,还要继续调集大军,与北元打消耗战,损耗北元粮草辎重,方可破元。”
蓝玉沉声说着,想着之后的应对之策。
这种僵持之局。
这就好比昔日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时,司马懿避而不战,死守城池。
以蓝玉的战略眼界,此番也是如此。
毕竟。
北元如今还有城池据守,还有足够的兵力防守,更有骑兵策应。
想要战而胜之,必须以绝对的实力,还有凭借大明的国力来彻来耗死北元。
“北元兵力听起来的确很多,三四十万,但实则真正具备战力的也就那么点。”
常茂皱着眉头,分析道:“如若没有北元这十万铁骑,或许还有机会。”
“但那十万铁骑横在了元都前,我军兵力还被这些北元步卒给牵制了。”
“凭李景隆麾下的大宁与北平,还有那整编降卒的会州卫,根本不可能是这十万铁骑的对手。”
常茂十分肯定的说道,脸色也是同样的难看。
此番战局,完全就是进入了焦灼状了,仿佛陷入了一个死局,让他们看不到击溃元军的希望。
“十万北元铁骑,这可是北元震慑麾下部落的本钱啊,元帝这一次是真的急了,竟然放弃了震慑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