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威武……”
每一个将士都是举起兵刃,齐声高呼着,声音整齐划一,响彻天地。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与骄傲,每一个人都豪迈无穷,仿佛汇聚成了一股无坚不摧的力量。
而郭英回过神来,目光再次落在囚车内的元帝身上。
“放心吧元帝,你的命,只有吾大明的皇上才有资格处置。”
“在此之前,你会好好的活着。”
郭英冷冷道,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
随后一挥手,高声下令:“来人,将元帝带下去,好生看管。”
“还有,将所有的俘虏全部都看管好,别让他们死了。”
应声。
亲卫统领立刻快步上前,高声应道:“标下领命。”
随即,自有守卫在长城内的将士迅速上前,将这些囚车,还有押入长城内的俘虏一一接管。
对于这些北元难道俘虏,每一个押送的将士都是眼神警惕,似乎只要这些俘虏有异动,大明将士们就会立刻对他们不客气。
“大将军,出征的大宁将士都是数月的杀伐,也是数月未曾洗澡了。”
“本王提议让火头军再烧足够的水,准备好足够的木桶。”
“还有军服。”
“如今他们凯旋归来,理当好好犒劳放松一二。”
朱权满脸笑意,立刻笑着提议道,满是对将士们的关怀。
“多亏宁王殿下提及。”
“吾只是记得让火头军埋锅造饭去了,忘记让他们烧洗澡水了。”
“速速让火头军烧水。”
“先让大宁的将士们洗好再吃。”
“他们数月杀伐艰苦,可要好好放松一番。”郭英一拍额头,恍然大悟,立刻交代道,话语中满是对将士们的心疼。
“是。”亲卫统领当即点头,继而就快步下去传令了,脚步匆匆,显得十分的高效。
“大将军,此战,末将麾下战死五千七百六十七人,还请大将军命人找到一个地方挖掘好坟墓,我希望能够尽快将这些英魂遗骨下葬,入土为安。”
朱应这时也是一脸严肃,表情带着悲戚,向郭英请命道,眼中满是对死去袍泽弟兄的缅怀。
这时!
郭英看了周围众大宁将士捧着的布包裹,他脸上的笑容瞬间收起,神情变得凝重而肃穆,然后重重点头,语气坚定:“这是自然。”
“他们为我大明战死,保家卫国而阵亡,不仅要让他们入土为安,更要让他们在阴间了无牵挂,此番深入北疆战死的将士,老夫会亲自向皇上请命,发放抚恤,恩泽其家小。”
“冠军侯,他们的名册可整理好了?”郭英正色问道,脸上带着关切与重视。
闻言!
朱应从怀中小心的摸索,拿出了两本染血的名册来。
“这一本是战死将士的名册。”
“这一本则是受伤残缺将士的名册。”
“所有将士的军牌,末将都已经让卫镇抚整理好了。”
朱应郑重其事的将这染血的名册递给了郭英,双手稳稳的捧着,仿佛捧着的是这些战死英魂的荣誉。
郭英也是没有任何怠慢,神色庄重,双手郑重的将名册接了过来。
随即。
他缓缓打开第一页,上面便是一个个名字,百家姓在其上,密密麻麻。
有军官,有兵卒,但他们每一个都是属于大明的将士,属于大明的英雄,华夏的英雄。
他们的名字或许平凡,但他们的功绩却永载史册。
看了一眼后,郭英面带敬重,大声喊道:“都镇抚。”
“末将在。”都镇抚立刻快步跑来,动作迅速的躬身一拜。
“这两封名册,以最快速度上禀兵部。”
“让兵部尽快将抚恤发放。”郭英沉声道,语气不容置疑。
都镇抚当即道:“末将领命。”
“不过,此番冠军侯已经凯旋归来,兵部早有交代,一旦有深入北疆大军的消息,立刻上奏兵部,上奏皇上。”
“末将是否要去准备上奏奏折?”都镇抚恭敬问道,等着郭英的命令。
“这奏折,等会老夫亲自去写。”
“让急报兵准备好。”
“以最快速度呈奏应天府。”
“皇上已经等这个消息很久了,相信皇上看到北伐功成,必会大悦。”
郭英当即说道,眼中透露出一丝期待。
待得这北伐功成的战报呈奏上去,应天府会有怎样的轰动?皇上又会有多高兴?
“末将明白了。”都镇抚点了点头,也不再多说,转身准备去执行命令。
“对了,永昌侯何在?”
“为何不见他们归来?”
“此番北元王庭之战,不知永昌侯是否参与其中?”
一直沉默未语的朱棣此刻带着疑惑的神情,开口问道,满是好奇。
“回大将军,永昌侯脚力稍缓,应该今日也可归来。”
“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