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紧随其后,坐到了左下方。
刘三郎还看到了当初出面和鞑靼人签订盟约的异姓王秦青山。
三人一同前后入殿,可见秦青山深受帝王信任和恩宠。
黄大人和张平安也重点关注了这个人。
周子明比当初张平安最后一次见他的时候要更添了几分威严和距离感。
人的面相是会随所处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张平安现在很认可这句话。
挥挥手让众人平身后,周子明便直接让秦青山宣读了捷书和封赏诏书,以表示对这些功臣的重视和尊重,同时也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某将某役,斩首几级,拓地几何……”,都写的十分清楚,加封爵位的并不算太多,主要还是以官职晋升和赏赐金银、绢帛、田宅的为主。
这也是因为很多文武官员都是从低级官员擢升起来的,封赏空间很大。
众人都神情肃穆的侧耳听着,约莫又过了快两刻钟,才轮到张平安。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惟帝王之兴,必资熊罴之士,经略安抚使张平安,乘忠贞之志,运帷幄之谋,廓清中原,功居一等,特晋封从二品枢密副使,赐丹书铁券,子孙世袭,仍赐黄金500两,城东朱雀巷三进宅院一套,文绮五十端,以彰殊勋,尔其钦承,毋替朕命!钦此!建新四年四月十一日。”
张平安周边的官员听了后无不投来羡慕的眼神。
三品以上的官职是一级比一级难升,很多人熬到三品以后再想往上升,简直比登天还难。
而张平安年纪也不算大,便已经是从二品枢密副使,可以预见的,以后大概率能进内阁,前途一片光明,怎能不让人羡慕!
说实话,张平安自己也有一些意外,不过当下也来不及想太多,他赶紧站起来行礼后接旨。
黄大人看后又重新燃起了期待,他的官职之前和张平安差的不多,不知这次能否有所大的突破,最好能留京。
张平安自然也希望所有人都好。
又过了四五个人后,才轮到了黄大人。
不过可惜的是,结果让黄大人挺失望,封赏只是官升一级加钱财若干,还是在开封打转,没能留京。
接完旨后,黄大人低声感叹道:“看来大相国寺的签很灵验啊,还真是名不虚传,只能以后再等机会了!”
“签上不是说耐心等待就好吗,最后结果肯定是好的,时间问题罢了,别丧气”,张平安安慰道。
“唉,同人不同命,我早明白这个道理了,放心吧,我不会钻牛角尖的”,黄大人很快就想开了。
两人又朝后望去,不久后,就唱到了赵仁之和刘三郎。
赵仁之由殿前司都虞侯升任成从三品殿前副都指挥使。
刘三郎则升任了正四品龙神卫都指挥使,算是有了质的改变了。
两人恭敬地行礼领旨后,不久便都封赏完了。
开始九爵之礼,也就是进酒与宴饮。
还有歌舞助兴。
气氛较之前轻松愉快很多。
黄大人看得兴趣盎然,还边看边点评,又撺掇张平安:“食色性也,你年纪轻轻又一表人才,前途无量,身边还是得有个知冷知热的红颜知己才好,也不用给什么名分,这样钱家那边也不会说什么,更不会影响家里主母和嫡子的地位,岂不是两全其美?”
张平安摇摇头:“不是每个男人都想左拥右抱的,我觉得现在这样挺好!”
“啧,死脑筋,算了,我也懒得劝了”,黄大人摇摇头。
张平安看他那副样子,估计回开封了又得抬一房妾室进门了。
也就黄夫人好手段,想的又开,不和黄大人一般见识,不然就黄府后院那些莺莺燕燕的,早就家宅不宁了。
宴席一直到亥时过半,周子明带着太子离去后,才慢慢结束。
张平安不好酒,因此喝的不多,也不醉。
黄大人倒是醉醺醺的。
等上前去跟岳父大人钱太师和两个大舅兄告别后,张平安便和大姐夫一起带着黄大人离开了。
赵仁之本来想跟着一块儿走的,但恰逢另一个同僚上前搭话,也不太方便,便直接分开了。
坐在马车上,刘三郎明显很激动,他今天因为太兴奋,也没喝几杯酒,现在还清醒的很。
“平安,我真没想到今天封赏,圣上竟然会封我做正四品龙神卫都指挥使,连升了好几级呢,对于武官来说,四品就算是中高级官员了,也是个分水岭,听说不仅可以荫补子孙,还可以给家里女眷请封诰命,我虽然不是个官迷,但能因此让家里人过得更好,真的,感觉一切都值了”。
刘三郎说着说着有些说不下去了,有些难过道:“尤其是你大姐,嫁过来以后在家里忙里忙外的,真的吃了不少苦,这几年我又不在家,虽然她信中不说,但我知道肯定过得不容易,妻贤夫祸少,家和万事兴,我现在人过中年才慢慢品味出这个道理。”
“大姐夫,我明白你的心情,我也是一样的,不过现在好了,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