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是一波魔潮将整个修士防线全部冲垮,就总有后备的弟子顶上来接手防线。
放眼于整个战线之上,很少会出现如同空冥水魈这样的高级魔物悄无声息偷渡到后方战场造成瞬间降维性打击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出现直接的死亡真的没那么容易。
更别说如今的魔潮无论从发生频率还是危险程度都比之此前更甚,将这一次的三百人镇守队伍换到以往甚至可能做到无伤通关。
林间以往所接受到有关于天渊的消息多少都带着一些道听途说的意味,只在自己第一次亲身入到这天渊魔隙之中,才深切的体会到一线战场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情况。
可此前无论是正阳宗还是仙一门的这两次换防为什么都如此损失惨重?
因为次数……魔潮发生的次数。
以往平静期时,每个宗门为期一月的换防时间内,顶多发生一两次魔潮,运气好的甚至完全没有魔潮发生。
也就是说类似于今天这样的状况发生一次后就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内都是比较轻松的日常巡逻排查。
在魔潮中所受到伤害的弟子拥有充足的时间慢慢修养,而不必面对连续来袭的天渊魔物。
可现在呢?
现在不行。
现在一个月的镇守周期之内,刚刚离去的仙一门队伍据说已经承受了五次魔潮。
这一次魔潮若不是刚好赶到正阳宗换防,就将是他们所承受的第六次魔潮。
从刚开始换防时所看到的那些仙一门弟子的狼狈逃窜的形象来看,如果不是刚好赶到换防,恐怕他们仙一门弟子就要全数覆灭在此。
是他们仙一门的弟子整体实力不如正阳宗么?
不!是因为频率。
受了伤的弟子没有充足的时间得到休息,就又要面对又一波爆发的魔潮。
一波两波还好,提前安排的后备弟子可以交替防守。
可连续两三波过后,就再无保持全盛状态的后备弟子可言。
人人负伤,带伤作战。
这种情况下,再作战一两波后,伤亡自然大增。
甚至可能是瞬间性的大规模崩溃。
这就是这两次宗门换防队伍在天渊魔隙中所面临的困境。
所以哪怕眼下得到的统计消息还算不错时,汇报的门主和听到消息的长老都沉着脸色没有几分轻松模样的原因。
但面对这种困境,哪怕是长老和门主也没有现成的解决手段。
宗门对此已经给过答案——
为此次的镇守队伍额外增添了一百弟子。
从两百人变成三百人,直接增加了一半的驻守兵力。
如今身处天渊魔隙内部的他们,只剩下“英勇作战”这么一条路可走而已。
“安排人手注意巡逻吧,宗门还等着我们这次驻守的回禀呢。”长老心中暗暗推理了片刻,挥了挥手看似随意地吩咐着。
宗门也不能算无遗策。
没人知道面对如今每时每刻都在异变中的天渊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应变手段才算是好。
说到底伤亡大增也是这两次换防才发生的事情。
宗门也需要应对之后的反馈,来调整之后的战略安排。
林间行了一礼后,告别退去。
他只是想看看有没有机会去看看魔眼以及魔眼对面的情况,眼下既然没有机会,也懒得在这里多待。
毕竟身为快速行动小队的成员,他们也有自己的任务。
入到天渊魔隙之中,人人平等。
毕竟就三百人,谁也跑不掉。
无论平时是宗门里的明星弟子,亦或者只是平时角落里默默努力不甚起眼的最小师弟,只要成为了天渊魔隙驻守团队的一员,就每个人都会安排每日需要进行的任务。
巡逻整个天渊魔隙,防止大团的魔气汇聚于一处慢慢酿成更大祸害,亦或者是藏着魔物偷偷逃离魔隙去到修行界为非作歹,这几乎是每一个弟子都有可能会接受到的任务。
他们也不例外。
但两个体修师兄不像林间临场突破从身体到精气神都状态十足,他两都有过被空冥水魈深切侵蚀的经历。
即便眼下大战结束,他们也和那些实力更差的基层弟子一般,全都集中在宗门特设的净瘴青庐中休养生息。
青庐所在空间,空气与外界一般清新无二。
任何属于天渊魔隙的魔气浑浊,在这里都不见踪影。
只有纯净的灵气以及浓郁的药香,在这片完全澄澈的空间中回荡。
整个地区以两仪分布,林间看到养伤和修行的弟子分属两边。
一边静以养伤,一边动以修炼。
天渊魔隙之中灵气浓度比之外界的寻常地方还要单薄几分。
但在这里修炼的弟子,可以快速补齐体内消耗掉的真气,从而快速恢复战力。
这青庐也是以法器之力撑起,立在核心之初的一尊青色大鼎,便是这片青庐空间所在的绝对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