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重回1990,开局一网大黄鱼 > 第930章 白须公

第930章 白须公

    追着鱼群继续作业了差不三个小时,时间来到了晚上八点。
    鱼探屏幕上的的信号已经变得稀稀拉拉了许多,代表着鱼群已经散去的差不多了。
    也是时候起网了。
    冯晔果断下达指令:“准备起网!”
    船工们立刻行动起来,开始操作起网设备。
    随着绞纲机轰隆隆作响,曳纲一寸一寸地被收回。
    大家看着船尾倒映着星辰的海面,都满心期待着这一网的收获。
    正常作业,拖一网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三个小时。
    可这一网,整整拖了五个小时,也不知道会拖上来多少渔获。
    东来号这边开始收网后,东升号和丰收号也开始动了起来。
    紫气号在一个小时前也终于是吊完了货,重新下网了,这会儿倒是没有收网,还在继续作业当中。
    虽然鱼群的大部队已经散去了,但是相比平常时候,从鱼探山可以看出来,此时海里面鱼虾的密度还是要稍微高一些,继续作业的收获不会小。
    渔网刚出水一截,就看到渔网里面像是沸腾了一样,水花翻腾。
    很明显,这一网的收获十分巨大。
    “我勒个乖乖,看这情形,这一网该有多少鱼啊?”
    “这网才收上来这么一点,估计有十万斤以上,去年那一网梅童鱼比这还夸张,整张网都装满了……”
    说话的是韩启文。
    这船上,除了冯晔和在驾驶室开船的叶琛亮,也只有他见过那一网梅童鱼的盛况。
    “十万斤?哈哈,发财了……”
    “发不发财不知道,但我知道肯定很省事,基本上都是同一种鱼,都不用怎么挑……”
    “省事是省事,但也累啊,这么多鱼,就算只要把杂货挑出来,也不知道要干到什么时候去。”
    “对对对,肯定得累死。”
    “我觉得还好,都已经五个多小时没干活了,还没闲够啊?”
    “嗯,我也觉着有活干好一点,时间过得快,闲着太无聊了……”
    船工们也都兴奋得很,议论纷纷中,操作起设备来更加卖力了。
    随着第一包货被吊上船,倾倒在甲板上堆成一座小山,冯晔也终于看到了这种鱼的模样。
    它确实如阿灿描述的那样,外形有一点点像鲳鱼,背部银蓝色,肚子银白色。
    但是,这却不是任何一种鲳鱼,而且跟鲳鱼没有任何一点关系。
    这鱼体型较为扁平,略呈菱形,身上的鳞片在灯光下泛着金属的光泽。
    看到这鱼,冯晔就很是奇怪,虽然这鱼在沿岸少见了一些,但也不是没有,怎么紫气号上就没有人认识呢。
    他扭头问一旁的韩启文:“你认识这鱼吗?”
    韩启文仔细端详了一会儿,挠挠头说:“我也没见过这种鱼,不过看这鱼的颜色和样子有点像是白须公,但鱼鳍不对啊。白须公的鱼鳍很长,像丝带一样,明显跟这鱼不同。”
    冯晔不置可否,接着问其他人。
    结果大家都纷纷摇头,表示不认识这种鱼。
    “不会吧,你们都不认识?”
    冯晔简直是不敢相信,“你们就没一个人见过白须公长大了的样子?”
    “啥意思?你是说这就是白须公?”
    “这是白须公?别搞笑了,白须公的鱼鳍那么长,我们怎么会不认识?”
    “阿晔,你是不是搞错了?这应该是白须公的什么亲戚之类的吧?”
    “就是嘛,白须公我们都认识,这鱼肯定不是白须公……”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都对冯晔的话表示怀疑。
    冯晔却是笃定地说道:“你们见到的是白须公的幼鱼。
    它们在小的时候,确实有延长如丝带一样的鱼鳍,但随着成长会逐渐变短,就像现在这样。
    你们仔细想想,见过的白须公是不是都不是很大,要小得多?”
    他口中的白须公,学名是短吻丝鲹,俗名白须公、花串、白须鲹。
    这是一种生活在水深20至100米海域,主要巡游于近海及大洋中的鱼类,成鱼活动范围非常广泛。
    在幼鱼期,它们的背鳍、腹鳍和臀鳍延长呈丝状,如同水母般飘逸。
    这神奇的“丝带”现象,科学界认为是为了更好地拟态水母,以躲避天敌。
    然而,这种美丽的“丝带”,也仅仅存在于幼鱼时期,随着成长,就会逐渐退化。
    也正因幼鱼时期的独特外观,白须公也常被作为观赏鱼。
    短吻丝鲹
    而幼鱼时期的白须公由于游泳能力较弱,采取漂浮生活,有时会随潮水漂至岸边或港湾内。
    这也是大家见到的白须公大多是幼鱼的原因。
    “这么一说,还真是欸。”
    “嗯,我见过的白须公好像是没有这么大,颜色和外形也对得上。”
    “这么说,这鱼真是白须公了?”
    “恐怕还真是……”
    听他这么一说,大家回忆了一下,原本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