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极品赘婿 > 第四百九十一章 帝师收山门

第四百九十一章 帝师收山门

    昭德宫那头还没给解释,消息就传到了帝师署
    徐长风站在窗前望着殿外乌压压的天,说了句:“她这是亲自下场了”
    陈元没急着回应,只淡淡一句:“她这时候出来,祭什么天,她心里清楚”
    “不是求天,是敲鼓”
    “敲给谁听?”
    “敲给那帮还不死心的旧官,告诉他们,她还活着,还能撑场”
    徐长风把刚从宫里摸出来的消息摊在案上:
    太后这次出行,带的是中正寺三名律主、六位未入阁的外戚旧臣,还有两位“钦定陪祭人”
    这陪祭人里头,有一个特别醒目——沈青柠
    女讲监察刚被制度踢出评议体系,中正寺的状子刚刚被柳依依堵回去,沈青柠这时候跟着太后去“代礼祭天”,这不摆明了,是太后亲手捧她出来“立礼”
    这是赤裸裸的挑衅
    陈元不说话了,手上那支笔在纸上转了一圈
    “让江州那边准备,制度讲坛的《礼制论纲》要提前”
    徐长风点头:“柳依依那边已经收到了信,她说她亲讲”
    ……
    与此同时,北山天坛
    太后坐在朱红銮车里,窗帘外风吹得呜呜响,她却手里捻着那串旧佛珠,头也不抬
    “青柠,”她突然开口,“你知不知道,这祭天本来是该皇帝来亲自做的”
    “可那丫头,连年不来”
    “说是政忙,讲政正盛,百姓安稳,无需再拜天地”
    沈青柠跪坐在轿车一旁,轻声应道:“太后圣明”
    太后笑了一声:“她明?她也就会玩那些新招”
    “可她忘了,这世上再多讲坛、再多讲纲、再多讲政章程,也敌不过老天一句话”
    “这天,是咱们老祖宗拜下来的,不是那陈元拿笔写出来的”
    “所以我要去祭一祭,看看这天,是不是还记得我们这些旧人”
    沈青柠低头:“太后,是不是要趁此……留点话给天下人?”
    太后捻了一下珠子:“我不说话”
    “我站在那儿,就是话”
    ……
    这一祭,动静闹得不小
    北山天坛四周早就挤满了人,不只是百姓,还有不少京中老派文士、道馆、书院、礼学门下都到了
    太后的身影一出场,满场跪拜
    沈青柠跟在后头,手里托着《皇家礼册》,庄重沉稳,完全一副“旧礼重启”的姿态
    但最扎眼的,不是她们这边祭天多么隆重——而是那天刚好传到了江州
    讲政总坛外,柳依依站上讲台,身后悬着刚立的《制度祭礼策纲》大旗
    她那天讲的是:
    “讲政制度是否应设‘主祭’?”
    “讲坛是否要讲天地、宗法、血统?”
    她只讲了一段话:
    “天地之上,有理;礼制之下,有人”
    “制度若不能服理,就是空架子;礼制若不能管人,就是死物”
    “讲政既为规制之始,那就不讲祖宗怎么做”
    “我们讲,今天我们怎么讲得通”
    她讲完,全场无声
    讲坛外,一位老人家站起来,拄着拐杖说了句:“我老了,听不太懂你们现在讲这些”
    “但我孙女听懂了,她说,能上台的,不该先拜天地,而该先讲清楚为什么讲”
    柳依依站在讲坛上,轻轻点头
    她不需要天坛来背书,也不需要祖宗的牌位来给讲义盖章
    这一次,她是以“讲政主使”的身份,用讲义回应了北山祭天
    不是冲太后——是冲那套“规矩不容讲、制度不能问”的旧路
    而当天夜里,北山天坛
    太后祭天之后大病一场
    三日未醒
    沈青柠守在帐中,望着那盏燃了整夜的青灯,低声道了一句:“讲政……讲得太真了”
    中正寺被堵回去,太后祭天未果,讲坛讲礼传遍京城,风声未息,帝师署又放出一个让所有人都没料到的消息:
    帝师陈元,正式开放“门人制度”
    从即日起,凡通过讲政备案试讲、成绩优良者,经推荐可入“讲政议署”,列为“副使门人”,直属帝师门下,参与制度修订、讲纲评定、律条撰写
    消息一出,举国沸腾
    陈元这人出身清寒,一路靠制度和手段走到帝师位,门下从无固定弟子京中早有传言,说他“只信制度,不信人情”,结果这回,他自己打破了这条规矩
    徐长风站在帝师府大堂,拿着那份《门人制度施行稿》,边看边笑:
    “您这是放饵了”
    “放进来的,能留住的就用,露马脚的,就直接送去审查厅”
    陈元没说话,只在最后那栏改了几个字,把“讲政议署副使”旁边加了一句小字:
    【需经试议三轮、讲纲对答一场,方能定职】
    这是明着告诉天下人——你想进来可以,但得过关
    而就在门人制度放榜第二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