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团宠小青梅,山匪大佬们藏不住了 > 第114章 跟我学倒斗?

第114章 跟我学倒斗?

    慕容棣跟普通的皇子不一样。
    他不仅像别的皇子一样会念书作诗分析国事,还会烧炭、扫地、挖土坑这些事情。
    明惠宫人手不够,这些年很多事情,他和母妃要亲自动手做。
    他比金尊玉贵的贺晏青可接地气多了。
    但慕容棣十二年的人生经历中,从来没有照看弟弟妹妹这一项。
    宫中的兄弟姐妹,要么和他不熟,要么只会嘲笑讥讽他。
    面对两个比自己小四岁的弟弟妹妹,慕容棣一时还真不知道怎么做。
    “表哥,我们要先去练功的。”
    苏知知练功最积极了,主动带着慕容棣往练功的地方走。
    去练功的路上,苏知知采小浆果问慕容棣吃不吃,薛澈跟慕容棣讲白云县的风土人情。
    慕容棣被夹在两个小孩中间,感觉自己才像是被照看的那个人。
    “知知、阿澈,来练功了?”
    秦老头提着两个没编完的竹篓子悠哉悠哉地过来,“小弟也来了啊。”
    苏知知和薛澈跟秦老头打了招呼,扭头跟慕容棣介绍:
    “这是秦爷爷,在我们村做教书夫子的。秦爷爷很厉害,会扎飞镖,还会挖东西。”
    慕容棣跟着唤了一句:“秦爷爷。”
    接着,薛澈默背心法,举起桃木剑,开始练习最近学的招式。
    苏知知则掏出秘籍,学着秘籍上画的小人儿那样,重复着挥鞭子的动作。
    慕容棣没有正儿八经地学过功夫。
    在宫中的习武课时,他总装作笨拙的模样,做不好动作,教习武的师父也不会关注他。
    慕容棣在宫中时见了许多勾心斗角,深知计谋与城府的重要。
    但是现在看着薛澈和苏知知在日光里挥剑扬鞭,突然有点后悔自己没好好学武。
    秦老头手里编着竹篾,时不时注意着知知和阿澈的动静,以防孩子们练功受伤。
    他见慕容棣站在不远处,像是在思考什么,沉默严肃得没个孩子样。
    不过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他听说这孩子以前在家里过得不容易,也难怪少了孩子心性。
    “咳,小弟啊,你来爷爷这帮个忙,帮爷爷一起编竹篾好不好?”秦老头招呼着慕容棣过来。
    “好。”
    慕容棣走来坐在秦老头旁边,拿起旁边散落的竹篾,学着秦老头的手法。
    他学得很快,看秦老头演示了一遍,就明白了要点,手指头很灵活地将竹篾上下穿插编织在一起。
    秦老头看见慕容棣翻飞灵动的指头,眼中露出欣赏。
    “小弟,你今日可是第一次见我?”
    慕容棣转头看向秦老头,指尖编织的动作没有停下:
    “我的确今日才见到您老人家。”
    秦老头:“那你为何见到我时没有异样?还听我这个没耳朵的老头子使唤。”
    很多人初见秦老头时,都会露出同情、讶异或者不屑的情绪,觉得他就是个可怜无用的老头。
    就算告诉别人他的本事,别人也未必会信。
    去年流民上山学字时,见到是他当夫子教书,最开始还都不信他会写字。
    可是这个十二岁的少年看见秦老头,眼中没有一丝不敬和讶异,打招呼时的语气态度显出对一位老者的尊重。
    慕容棣仍旧编着竹篾,平静地回答:
    “知知说爷爷您很厉害,我相信她说的。我对村里了解不多,但是我知道在这世上,手脚健全的人活下去都很难,弱者要长寿并非易事。
    而您年岁已高,失了一只耳朵,却能够在山上自食其力,在村中学堂教书,您一定是有本事的人。”
    慕容棣从吃人不吐骨头的宫中出来,他知道一时的光鲜亮丽不算什么,能活得久的才有本事。
    有些太监宫女看着瘸腿哑巴,可他们一定有他们活下来的方法。
    秦老头脸上的皱纹堆叠得像层层花瓣:
    “好,好,是个心思通透的小郎君。小弟啊,爷爷听说你家条件复杂,以后有没有什么谋生的打算?”
    慕容棣:“我此次从家中出来就是为了谋出路,至于前路如何,还在与舅父商议。”
    秦老头笑得更灿烂了:
    “咳咳,小弟,爷爷是说,你可以学点绝活练点功夫,有一技之长,以后走到哪都不会是绝路。”
    慕容棣看了一眼苏知知和薛澈,苦笑:“我不会刀枪棍棒,从未练过。”
    秦老头一拍大腿:
    “谁说练功非得是刀枪棍棒?小弟,爷爷看你手指和手腕灵活有力,脑子也灵光,你拜爷爷为师,爷爷把功法还有祖传的技法都教你好不好?”
    秦老头这辈子最厉害的功夫有二。
    一是梅花镖,二是倒斗。
    他上了山之后,一直想找个功夫传人。
    这两个功夫都最好从小学起。
    苏知知和薛澈对飞镖和倒斗不感兴趣;至于从小跟在他身边的孔武,五大三粗的学不了这功夫。
    后来山上村民们都一起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