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华,小白就拜托你了。”
“放心,肯定给你养的白白胖胖。”
陈竹华去年和小陈结婚后,没搬进家属院,还是住在娘家。
陈家养狗,小白托她管着最合适。
“小白,记得听话,等我回来带你回家。”
林静姝揉了揉小白的脑袋,安安宁宁眼泪汪汪的和小白告别。
小白陪了两个孩子五年,这是第一次分开这么久。
宁宁吸鼻子,“妈妈,我们回来记得把小白带回去。”
大院里很多家人不想养狗,把它们带出去遗弃,宁宁听说后很伤心,明明狗狗是他们的朋友,为什么要扔掉。
她害怕小白也被扔掉,上了火车也在提醒妈妈。
林静姝没有丝毫不耐烦,义正严词保证一定会将小白带回家,小姑娘这才破涕为笑。
壮壮拿着自己最爱的绿豆糕过来,“姐姐吃糕糕。”
小家伙继承了林家人爱吃的特性,心大得很,没有什么是一顿美食解决不了的。
林静姝用手帕给闺女擦干净脸,又将手擦干净。
“好了,去吃绿豆糕吧。”
宁宁从弟弟手里接着绿豆糕,奶声奶气说道:“谢谢弟弟。”
“不客气。”
安安小暖男怕他们噎着,提前小杯子带着倒上水晾凉。
军绿色的小杯子,家里的几个孩子都有,安安最喜欢,不管去哪都带着。
对孩子来说,这也不是什么毛病,林静姝没有过度纠正。
一家人回家,顾承泽也给刘婶买票回了京市。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刘婶做事有些力不从心,平时给家里买菜的事情都是林静姝去忙。
刘婶的工作是偶尔烧水,她不好意思再留下去,借口年纪大了离开。
相处这么久,林静姝和顾承泽早就将她看做自家长辈,完全不在乎她能不能干活。
刘婶去意已决,在京市也有子女照顾,他们没理由拦着。
这次去除了回南市,也要顺路回京市。
孩子们长这么大,还没回过京市,顾老爷子念叨过好几次。
火车行驶到第三天早上,抵达南市火车站。
上车精神抖擞的孩子们,此刻像是打蔫的茄子,趴在妈妈的身上睡得正香。
顾承泽和林山提着行李,家里三个女同志抱着孩子。
火车站人头攒动,两人一前一后将她们护在中间。
宁宁揉揉眼睛,看着陌生的环境惊讶的张着嘴巴,“妈妈我们到家了吗?”
林静姝温柔一笑,“快了,咱们还要再坐一会车车才能到家。”
宁宁脑袋耷拉下来,听到要坐车又蔫了。
百无聊赖的看到后面的爸爸,挥舞着小手和他玩耍。
顾承泽一边注意着周围的人,避免妻女被挤到,一边哄着闺女玩耍。
林静姝察觉到闺女不老实,在她肉墩的小屁股上轻轻拍了下。
“爸爸拿着行李,别闹他。”
宁宁瞬间趴在肩膀老老实实。
-
“也不知道咱们来晚了没有。”
林永康和林木算着时间来接人,怎料路上拖拉机没油,幸好快到了市里,两人加满油快速赶来火车站。
出站的人不少,两人挤都挤不进去。
“爹,林木!”
走在前面打头阵的林山先一步看到他们,带着家人走过去。
“娘,大哥大嫂,小妹妹夫。”
林木看着家里人咧着嘴笑,“还好没来迟。”
宁宁转过头,林木瞧着小外甥女,夹着嗓子说道:“这就是宁宁吧,我是二舅舅。”
二舅舅?
宁宁好奇的看着他。
“宁宁最喜欢的娃娃就是二舅舅买的。”林静姝在一旁帮腔。
宁宁眼前一亮,乖巧的喊道:“二舅舅好,宁宁喜欢娃娃。”
林木看得眼热,“二舅舅抱着宁宁好不好?”
“好~”
林木抱着外甥女别提多美,对外甥和侄子也没顾此薄彼,挨个摸了摸脑袋。
林永康看着孩子们都回来,难免眼眶发热。
“爹,我们回来高兴才是,别哭了。”
林静姝像孩子似的抱着老父亲胳膊,像小时候那样。
林永康抹了抹眼角,“我没哭,眼里进沙子了。”
几人相视一笑,也不戳穿。
路上还要半个小时,大人们担心孩子们饿着,去国营饭店吃过早饭再决定回家。
吃完饭,孩子们恢复精神,来回转着脑袋观察周围的情况。
南市和广市的建筑风格,植被树木完全不同,七月份的天气也比广市凉快不少。
孩子们第一次坐拖拉机,趴在车斗边往外看。
怕路上颠簸,林永康龟速前行,花了一个多小时才到家。
“妈妈,这是我们的家吗?”
安安指着不远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