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五百个已经很多了。”段冉感慨。
陈放哈哈大笑:“不,我一天要投1500个,这只是开胃菜。”
人都麻了,段冉看着陈放回到球场,继续自己的投篮训练。
他的投篮可不是那种简单的,全是实战化,有人正面干扰,有人补位干扰,另外一个负责传球,看着两个人举着大棒来威吓,陈放还能投进,段冉才明白,他在场上为什么可以保持这么高的命中率。
时间转眼就来到了七点半,一个半小时的高强度热身训练,算是结束了。
陈放擦干身上的汗渍,然后介绍下一个行程。
“现在去吃早餐,然后做下放松康复,九点球队就开始正式训练。”
到了学校运动员专属餐厅,陈放贴心给大家都点了份早餐,自己端着自己那份坐在那嘎嘎吃,段冉问:“是不是有点少?”
“不算少,我们基本保持多餐少吃,训练日会有五餐,平日也是三餐。”
“今天是训练日。”
吃完后,就是去康复,有专门的人员已经就位,陈放又开始介绍每一项的功能,这些新知识让段冉很渴望的吸收,他一下就非常喜欢这种感觉。
这才真正体育人要干的事,虚于表面的内容,简直太浪费自己的精力了。
八点四十,陈放带拍摄组来到了主训练场,训练日会在盖伦中心训练,进去前,陈放还是交代道:“涉及到战术就不允许拍摄,我会给提示,一举手,就关镜头。”
“放心,这个不会出差错的。”段冉点头保证。
进入盖伦中心,段冉看到了特洛伊全队,陈放的地位,从队友主动招呼和围着他,就能看出来。
大家对有采访团队司空见惯,在美国,很多未来之星,都有过纪录片的经历,其中队里就有人。
集体热身训练,跟个人又不同,这是团队协调的重要环节,两三人一组,进行对抗性的热身,包括有球无球,摆脱追逐,这些看上去是游戏,却加深彼此的了解。
一个球队的集体热身训练,如果很刻板,反而没有凝聚力。
国内之前就是如此,最近开始加入欧美想出来的训练游戏,段冉自然清楚,足球,篮球,都在大量引进新理念,新思维。
其中有个环节,是采访陈放的队友和教练。
事先,段冉也知道大家会说好话,但没想到,会这么真实。
每一个采访的人都在夸陈放,用的形容词都很夸张,表情还特丰富,搞得段冉都想笑。
事后看剪片子,越看越羞愧,人家就是说心里话,尽管如此,还是剪去了几个特别夸张的台词和画面。
倒是主教练安迪的内容很有采纳性,他坐在椅子上做了个简单采访:“陈是我执教二十多年,见过最有天赋的球员,他是4s标准。”
“动静态天赋、球商、意志力、领导力。”
“要知道,他才刚来球队四个月,已经无可争议的成为球队老大,依靠的不仅仅是球技,还有为人。”
“我很相信,他会是一个伟大的球员,不仅会在队史上,还有在联盟。”
“当然,他一定会去nba,而且是以核心身份,这个我没有任何怀疑。”
“我在nba干过,我非常清楚nba的标准,我还没把陈放推给我的朋友,朋友都纷纷来电话,想要更多了解陈放。”
“这就是陈放,特洛伊人的新任军团长。”
“这个位置,usc空缺很久,现在它迎来了它的主人!”
不得不说,安迪的身份和地位,让他的话,有足够的分量,段冉都动容,也无形中极大与有荣焉。
热身完后,就是体能和力量训练。
转移到健身中心。
球员在教练分组带领下,开始种类繁多的力量训练,这些是段冉从未见过听过的,出现的,每一项都让段冉感觉这比职业还职业。
力量训练在十一半点才结束,球员稍作休息去康复中心恢复,然后12点半去进餐。
下午一点半,开始战术训练,即便不拍摄,在场边看,都是一种享受。
当然,这只是针对喜欢篮球的人来说是如此。
随后,就是队内的对抗赛,一二队的大比拼,通常这个节点,就是二队表现的机会,段冉就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事。
即便是陈放带着二队,也能跟一队有来有往,这很能说明一个事。
那就是陈放的带队能力,确实非常强。
一直到下午四点半,球队训练宣告结束。
陈放大汗淋漓坐在那喘息,看得出,他体能接近枯竭。
休息的时候,早晨看到的陪练,再次出现,段冉吃惊问道:“还有?”
“是啊,这个时候的训练,才有效果,这一天,就靠接来的训练,来出成果。”
陈放的回复令人沉默,整个拍摄组真的被震撼到了。
他们知道台上一分钟,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