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作热身投篮,两边就下场,接着是出场仪式,双方的拉拉队和奏乐团鼓着劲较量了一番,随着三名裁判约翰·希金斯、道格·西蒙斯、杰夫·安德森上场,喧闹的球场,开始安静下来。
双方首发:
南加大:尼克、梅图、陈放、伊利亚、麦克劳林。
南卡:中锋210的科萨尔、206的大前席尔瓦、201的多齐尔、198的桑韦尔、188的杜安。
从身高上,两队相差无几,而从实力上,除了陈放之外,都是同个级别,只是南卡依靠更好的团队协作,走到了今天。
十个人,在球场,互相对望,看着彼此的对手,目光,熊熊火焰在燃烧。
这可能是唯一安静的时刻。
主裁希金斯对在中圈跳球的陈放和迈克·科萨尔道:“小伙子,祝你们如愿以偿。”
两位同是21号码的年轻人,表情迥异。
科萨尔没回应,他的眼睛就盯着篮球,而陈放回答:“谢谢,先生。”
希金斯分辨出两人的情绪,他对陈放点了下头,然后把哨子含在了嘴中。
托起的篮球,也缓缓的上升,那一刹那,整个世界,仿佛都寂静了。
陈放眯起了眼睛,身体缓缓蹲下,在篮球离开主裁判手的那刻,他还在往下沉了下,然后以强有力的爆发,跳起。
他的手臂几乎是超过科萨尔一半的距离,把球往后面重重拨了回去。
当麦克劳林接住球的那刻,全场爆发出风暴般的呼喊。
陈放的跳球,果然还是成功了。
对于陈放总是能跳过比他高十几厘米的中锋,现在有很多解读,但只有陈放清楚,他是真切的看清楚球离开裁判手里那一刻是什么时候。
加上他的爆发力,其实很难有对手,可以比他提前触球。
这是第一次球权的掌握,也是漫长四十分钟里,谁先发起进攻。
陈放落位在弧顶,他在给麦克劳林做挡拆,但188的杜安却黏住了麦克劳林。
两人的身体对抗,麦克劳林是吃亏的,陈放于是举手示意给球。
他的身边没有站人,三米外,是桑韦尔。
这个入选本年度防守一阵的最佳小前锋,正虎视眈眈的盯着陈放。
陈放持球转移到左侧翼,立刻就遭遇了夹击,来的无预兆,
多齐尔放弃了伊利亚,用阻拦传球路线的小碎步,直插而来,而桑韦尔也立刻贴身。
陈放合球护住,通过更优秀的臂展,把球分给了接应的梅图。
梅图想分球,但忽然发现,除了他,其他人都处于被阻碍中,于是他立刻用小抛投出手。
球在篮筐颠了下,掉了出去,被科萨尔拿下。
南卡的第一次防守,非常成功。
解说员希尔直接喊了起来:“南卡的夹击,非常出色的双人包夹,南加大的首攻,无结果。”
但回过头,南加大就还了回去,陈放和麦克劳林在高位忽然包夹杜安,即便再强壮的他,被陈放臂展牢牢罩住。
若不是裁判哨子响起,下一秒,他就要丢球。
陈放去看裁判手势,他摊手走过去。
“我并没有。”
“有的,我看得很清楚,你的动作过大。”裁判希金斯回答道。
不能跟裁判说超过三句话,陈放把这个原则记得很清楚,他没有表达出愤怒或沮丧,只是转身就走。
他甚至没笑,天晓得,裁判会不会来个技犯。
南卡重新发球,这一次,他们吸取了教训,桑韦尔绕过来接应,而陈放,被他的队友无球掩护延误了。
但他接到球那刻,陈放已经扑到了面前。
谨记教练的叮嘱,先对抗,再做下一步。
桑韦尔的力量很足的碰撞在陈放胸膛上,然后运球朝底线方向去切入。
踉跄两步后,陈放恢复了平衡追了上去。
“很聪明的对抗,陈的力量是不匹配对手的。”吉姆解说道。
但下一秒,桑韦尔跳投,却被冲上来的陈放,一巴掌扇了出去,引起的惊呼铺天盖地。
陈放充耳不闻如雷的掌声,他站在桑韦尔面前,只是冷冷的看了对方一眼。
南卡继续发底线球,再多的时间,也经不起两次变故,这一次,传导到外线,多齐尔三分出手未中。
梅图抢下篮球,陈放上前去接,然后挥手让麦克劳林先过半场去做接应点。
他运球推进,桑韦尔在领防他。
当他迈过中圈,桑韦尔贴了上来,而陈放却用一个连贯的运球动作,跟对方狠狠的撞了下,趁着对方重心失去平衡,陈放一个背运从另外一个方向突破过去。
对手迅速做出了轮换,而陈放却抓住这一点,提前分球空切的伊利亚。
伊利亚沿着中线杀进进去,面对科萨尔的护框,抛投出手。
篮球碰边框弹出,被多齐尔抢下篮板。
哀叹声,喝彩声,交织在一起。
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