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权转换。
陈放让桑韦尔运球,他在中圈接应,罗伯森在他两米外领防,随着桑韦尔靠近,他忽然就欺身冲上来,用身体和手臂,做了个切割。
但陈放却早有埋伏,他跟桑韦尔的眼神交流已经示意让他做个半高球。
当罗伯森上前,陈放反而往前撤,球也立刻传了出来。
略微踮脚把球接住,乔治就封了上来。
只是一个延误,罗伯森就放掉桑韦尔,对陈放进行包夹。
这也是雷霆主帅比利-多诺万的针对策略,这位前佛罗里达大学的主帅,是一位从ncaa跳进nba的老帅,15年接手雷霆,开始他的nba挑战。
他注重团队协作,要求全队不分主次,各司其责干好场上工作。
他打过nba,也在ncaa执教多年,这可能是雷霆能找到最适合的教练,这些巨头可能不怕nba教练,却很畏惧ncaa的,这就是人的心里,大学的老师你可能不屌,但高中的班主任一眼就能让你立正稍息。
在他的调教下,巨头也干着脏活累活。
这种包夹,换以前步行者的乔治,压根就不同意,因为掉身份。
而陈放也惊讶乔治的迅速,他第一时间保护球,这一耽搁,罗伯森就近身上手。
“嘟!”裁判吹罚了防守犯规,因为他看到罗伯森侵犯了陈放的圆柱体。
而后者却无辜的举手,抱怨这是次误判。
陈放逃过一劫,他喊过桑韦尔和库兹马。
“嘿,看来雷霆对我很在乎,辛达留斯,我需要你传给我球后,不要第一时间走,保持距离,随时策应接球。”
“凯尔,你的嘴巴是用来喊的,提醒我,随时上来接应我。甚至你要拖住乔治。”
两人都老实的听陈放教训着,连连点头。
边线球,陈放先跟桑韦尔做掩护,等他空出去接到球,他再撤身来到中圈处,接球。
快船的问题就是缺乏第二个组织者,这让对手很容易去抓这个破绽。
罗伯森立刻上前,他是半场领防人,对手去哪他就去哪,他才不在乎什么阵容不阵容。
陈放接球就开始移动。随后,桑韦尔过来打挡拆,通过挡拆,威少就扑了上来,陈放提前出球,给拉到弧顶的格里芬。
然后他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去找库兹马。
这是快船的常规策略,通过移动和无球掩护,尽量给陈放提供进攻空间。
两人随即从掩护和被掩护做个身份切换,陈放把乔治卡住,库兹马去弧顶接格里芬的传球,而格里芬顺下,带走安东尼。
而桑韦尔去了另一侧,把罗伯森带开。
陈放调换姿态,侧身卡住乔治,左手外探,库兹马的传球立刻传来。
接球就撤身,陈放没有选择三威胁,而是顺势运球横拉,形成对决乔治的单打局面。
观众席顿时安静下来,看陈放打乔治,就是本场的热点之一。
乔治是联盟少有的全面锋线,但不代表他全能。
他的协防很出色,单防中上,良好的身体可以保证他压制绝大部分锋卫摇摆人,但名单里,没有陈放。
乔治防守很好,他有防守的态度和爱好,但他那双欧码46的脚,却帮不上他的忙。
篮球手的脚,虽没有手那么重要,但在防守上,却跟臂展一个重要级别。
脚掌面积就代表你的下肢重心稳定程度,他那比库里还小的脚,可真对不起他203的身高。
在横向侧翻的稳定性上,乔治非常差,他需要比其他人更压低重心,才能保证自己的滑步不会绊倒自己,连续的侧方向刹车发力,会让他的弱点,无限放大。
而这些,陈放心中了然。
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不会去乔治面前做三威胁,因为这很难奏效,反而是扬短避长了。
一个横向,迅速拉回,乔治立刻侧刹,但明显慢了半拍,陈放体前变向推球,作势要加速,却再次回拉,乔治顿时控制不住重心,整个人,有朝前磕头的趋势。
陈放回拉却在半路改成in&out,交叉步内切,从失去横向移动能力的乔治右侧切了过去。
“变向,回拉,再突,过了,陈放把保罗乔治过了个干净。”柯凡大喊起来,他太兴奋了。
过掉乔治,陈放往前一步急停,合球就跳,赶走安东尼布防前,把球投出。
人和球,一个落地,一个落框。
陈放倒退而去,安东尼没说话,只是安慰性的拍了下乔治。
随后,雷霆策划了一次三巨头之间的配合,安东尼在侧翼掩护,把陈放卡住后,摆脱后的乔治在弧顶接到威少的传球,点飞补上来的库兹马,往前运了一步,丝滑的连续胯下,逼得格里芬不敢贴身,然后半撤步合球跳投,站在三分弧顶,命中自己第一个三分。
5:4。
开局一分半,双方火力凶猛。
这也是乔治的回应球,他去看陈放,而陈放面对乔治的威严目光,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