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了前世的保罗,火箭更多时候让哈登打组织,这等于提前让哈登适应持球大核兼组织的大任,目前来看,哈登游刃有余。
今天的主要看点,就是哈登对决陈放。
两人从某种层面,是同类型球员。
“嘿!”里弗斯对陈放招了下手,两人在场边简短说了几句。
“你需要平衡住球权!”
“清楚,让我先看看今天火箭的底色。”
“注意,我会频繁换人,这也是本场的任务,我需要看看火箭的韧性。”
“明白!”
火箭必然是快船主要的季后赛对手,每一次对决,目的都是多重的。
开场跳球,小贾伦争下,陈放控制球后,挥手让队友落位。
他一人慢慢过了半场,恩尼斯已经领防出来,现在防守陈王,领防是共识,让他在高位无压力不亚于被他拿枪顶在额头上那么可怕。
没做过多纠缠,陈放把球交给接应的朱霍勒迪,来到侧翼高位,保持和队友的联系。
朱霍勒迪严格意义给了快船更多的释压空间,陈放可以轻松在无球和持球里切换,而不用担心被挤压。
狄龙上来给陈放打无球,又是快船的惯用战术起手式,狄龙的无球掩护很凶狠,可以很好的让陈放轻松寻找下一个空位。
假如对手继续包夹陈放,而放任狄龙,后者也可以通过三分和冲框来惩罚对手的防守策略。
只是这套战术起手式,还没有被广泛注意,但相信随着快船的战绩,逐渐提高到了库里和克莱+格林的那种高度。
陈放横向来到罚球线,朱霍勒迪的球传来了,接球就跳起,这种在罚球线的半截篮,陈放弹无虚发。
火箭的进攻回合没有推快节奏,哈登过半场后,在等待队友落位后,开始增加运球来开启战术。
火箭的战术体系,是依靠哈登的个人能力,他开创了一个新的模式。
其他球员的胯下,只是花活,但在哈登手里,单侧胯下却是他发起战术的起手式。
对方放任他,退守,他就会传球,紧逼,就会突破,然后火箭双翼和内线卡佩罗,就会立刻机动,准备吃饼。
哈登永远在让对手做选择题,是紧逼,还是放任。
结果就是被他后撤步三分轻松出手,要么就是连线机动,打出助攻。
而快船对此,有自己的防守思路。
首先贝弗利就是撕咬哈登,无论哈登去哪里,都需要对他紧逼。
然后在对付侧翼和底角的入侵,小贾伦、狄龙、朱霍勒迪都会跟随收缩,把油漆区完全阻挡。
陈放作为全场自由人,审时度势,做出正确选择。
现在对陈放的夹击和协防能力,联盟已经有很清晰的认知。
只要中国人愿意,他一定是联盟最好的夹击手!
哈登被贝弗利干扰,但他没有感觉不适,强壮的身体,娴熟的控运,联盟里最强的地板流打法,都可以让最好的紧逼手,无所适从。
哈登单侧胯下,当球来到他右手,他的后腿就蹬地发力,轻松甩出贝弗利半个身位。
这种人走球跟,零帧起手是哈登拿手绝技,半个身位,已是天堑。
速度不快,但始终让贝弗利无法追上,哈登视野快速扫一遍,立刻判断队友没机会,一个背运后拉顿步,把追上来的贝弗利晃到前面去,然后中距离跳投。
命中!
双方核心,各自拿下球队首分。
都在预料之中,陈放没有持球,而是以无球状态进入前场,他被恩尼斯纠缠,但陈放把他带入队友附近,小贾伦跟他打了一个中锋挡拆,陈放反跑,却只跨出一步,又再次拉回。
恩尼斯被甩出几个身位,此刻朱霍勒迪已经运球过半场,陈放迎上去接球,得球后,立刻做出攻框态势,持球加上从高位笔直冲向火箭三分线。
火箭做出高效反应,塔克立刻补上,作为攻防兼备的小坦克,塔克的能力是受限在身高,而不是技术层面。
圆脸戈登、鞋王塔克,才是哈登身边,最好的帮手。
但他们都是因为受限在身高和运动能力,才没有给哈登更多的场上支持。
就像这一球,即便塔克已经补到,但陈放却一个行进间的推球变相调动塔克的防守脚步和姿态,下一秒衔接拉球转身,提溜顺滑的从塔克身前来到他身后。
顺势起身,卡佩拉已经跳起,却被陈放一个空中半转身躲避开下压的封盖,一个背对篮筐的反手挑篮,将球打进。
“匪夷所思,无法理解的滞空!omg,我仿佛看到了乔丹重现!”大卫真的很激动,陈放从三分线弧顶一路推进,转身跳起再在空中转身拉杆上反篮得分。
这种秀炸全场,点燃激情的进球,简直就是艺术品。
落地陈放对卡佩拉耸肩摊手,边沿着底线走,边微微摇头,底线的观众全都高举手向前探出,试图触碰下快船之王。
巡街半条,陈放回到球场,来到罚球线,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