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日报社的记者同志们可不会将您做的好事向人民群众保密,他们的责任就是报道您这样的好人好事!”
说着他将早上发明的报纸送上去。
头版赫然登着《劳动突击队勇挑重担,破冰行动暖人心》的报道。
记者拍下了钱进跪在雪地里测绘地基的照片,他军大衣肩头结着霜花,身旁堆着破烂桌椅,看起来像一位勤劳朴素的老工人。
当天中午《读报参考》也开始发行,头版又是关于钱进的报道,标题是《众人拾柴火焰高——泰山路学习室改造见闻》。
这次配图还是钱进,配了一张钱进爬梯子工作的照片。
报道见报的当天,从下午开始泰山路的学习室就热闹起来。
先是附近的居民送来了热水和自家做的干粮。
接着,几位退休老工人带着工具主动要求加入施工队伍。
最让人意外的是,区教育局打来电话,表示要派技术员来指导工作。
电话打到了搬运大队办公室,居委会让钱进回去接待区教育局派来的工作人员。
钱进就说这事在街道上是魏香米主任牵头的,由魏主任接待教育局工作人员更合适。
主要是他这边不便翘班。
幸亏他没有翘班,杨胜仗把他叫过去询问这件事情。
钱进搓着手表现的有些不好意思:“咱们就是干点分内事,怎么还上报纸了?”
杨胜仗笑着抽了口烟,说道:“谁跟你咱们?我可没有在你们泰山路学习室的筹建工作中起到任何作用。”
“另外你这件事办的非常好,现在党和政府重视教育工作,我刚接到社长电话,市里要推广你们泰山路的经验,号召各单位支援学校建设!”
“另外我把你叫过来并不是跟你打听这件事,我要是打听什么在电话里就找你打听了,这次是宣传科的彭科长找你。”
彭科长,彭友良。
这是钱进的熟人了。
杨胜仗打了个内部电话,头顶更加稀松的彭友良主动赶了过来。
一进办公室,彭科长直接伸出手。
钱进摆出受宠若惊的架势跟他握手:“彭科长,您怎么亲自来了?我正要去找您呢。”
彭友良没什么架子,笑道:“钱队长,你们办的事情了不起啊。”
“今天看了《海滨日报》的报道,咱们党委专门开了个紧急会,决定支援你们街道的教育事业!”
钱进一愣,确实没想到供销总社竟然要支援学习室的改造工作:“彭科长,这合适吗?”
彭友良笑道:“怎么不合适?你是咱们供销总社的人,你为教育事业做贡献,咱们供销总社就是你的坚强后盾!”
“根据社长的指示,根据党委会表决,咱们单位决定拨款5000元支援教室改造工程!”
彭友良声音越说越洪亮:“另外,木材、玻璃、油漆等建筑材料,我们负责供应!”
钱进心花怒放,握着彭友良的手是摇来摇去:“彭科长,这太感谢您、感谢韦社长、感谢咱们单位了。”
“噢,我也得感谢我们领导……”
他谄媚的看向杨胜仗,杨胜仗指着他哈哈大笑:“你小子少给我来这一套,不过我告诉你,咱们单位支援你们做好事可是有条件的。”
钱进愣了一下,有什么条件?
他看向彭友良。
彭友良随即笑道:“老杨真是实在人,也是真爱护你这员虎将。”
“其实不瞒你说,咱们供销系统也有不少职工子弟在准备参加高考,改善教学环境也是为职工办实事。”
“要说条件嘛——很简单,希望完工后能在教室墙上挂一块‘海滨市供销总社捐助工程改造’的牌子。”
钱进松了口气,爽快地答应了。
下班以后,他蹬着自行车风风火火回到泰山路,把已经下班的突击队又给召集起来开了个临时会议。
他在会议上宣布了这个好消息,同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既然有了资金和材料支持,我们就要把工程做得更好!不仅要隔出四间教室,还要保证采光、隔音,每间教室都要安装日光灯!”
接下来的日子,物资迅速到位,学习室改造工作轰轰烈烈的展开。
有了资金支持,有了物资供应,工程开展的很顺利。
他本来只打算用木板隔开几间教室,就像前世城市合租房里那些隔断间一样。
但现在有钱有物资还有了人才——区教育局请来了一位土木工程师协助他们的施工工作。
这位工程师给他们带来了一项好技术,叫做土法隔音墙:
把麦秸和旧报纸层层压实,再用铁丝网固定在木架间,最后墙壁两边垒上一层砖即可。
麦秸和旧报纸都是便宜货,铁丝网和木架也不贵,所以虽然工序增加了,反而造价便宜了。
这样节省了红砖,垒出来的墙壁不仅隔音还造价更低,整体省了三成料钱。
特别是得知他们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