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维亚老妇人,居然是格鲁乌(gru)在此地经营多年的休眠情报节点,也是他们小队目前唯一的庇护所和补给点。
米哈伊尔喝了一口热汤,滚烫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却驱不散心头的寒意。
他看向房间角落,几个沉默的身影如同磐石般或坐或站,正专注地擦拭、检查着各自的武器。
冰冷的金属部件在昏暗中泛着幽光……折叠托的aks-74u短突击步枪,加装了消音器的马卡洛夫手枪,锋利的格斗匕首,还有圆滚滚的rgd-5手雷。
他们是“暗夜天使”最精锐的尖刀“猎隼”小队。
队长瓦西里,暗夜天使里最出色的突击手。爆破手兼电子专家“火花”伊戈尔,有着一双无与伦比的巧手。狙击手“乌鸦”斯潘迪,正用鹿皮仔细擦拭着他的svd德拉贡诺夫狙击步枪的瞄准镜。还有强壮如熊的机枪手兼火力支援“大熊”古兹涅夫。
没有多余的言语,只有金属部件轻微碰撞的铿锵声和粗重而平稳的呼吸。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长途跋涉和高度戒备留下的些许疲惫,但眼神却燃烧着一种近乎冷酷的专注。
米哈伊尔放下陶罐,走到房间中央那张铺满了地图和照片的桌子旁。
地图是南联盟科索沃省及周边区域的详细军用地图,上面用红蓝铅笔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塞族军队防线、阿族武装控制区、可能的北约空袭路线以及……几个用醒目的红圈标出的点。
照片则是从各个角度拍摄的、一种造型奇特、棱角分明的黑色飞机f-117“夜鹰”隐形攻击机,当今世界唯一号称能隐形的飞行器。
“目标确认了。”米哈伊尔拿起一张放大的卫星侦察照片,点着上面一个被红圈重点标记的、位于科索沃西部靠近黑山边境的山区雷达站,“根据莫斯科和贝尔格莱德双重情报来源交叉印证,南联盟防空部队最精锐的萨姆-3导弹营,就秘密部署在这里……布贾诺瓦茨附近的山谷。他们的指挥官,佐兰·拉多伊契奇上校,是个真正的防空专家,也是少数坚信能打下‘幽灵’(f-117绰号)的人。”
瓦西里凑近地图,手指顺着崎岖的山脉线划过:“位置很刁钻。山谷地形,利于隐蔽和规避雷达探测,但对我们渗透来说,纵深太大,风险极高。北约一旦开始空袭,这里必然是首要打击目标。”
“风险本来是任务的一部分,瓦西里。”米哈伊尔面无表情,“我们的任务是,在空袭开始后,以最快速度抵达任何一架被南军击落的f-117残骸现场。”
他拿起一张f-117驾驶舱下方的特写照片,手指用力点了点照片上一个不起眼的、覆盖着特殊银灰色涂层的设备舱盖板,“是这个。‘宝石台’计划的核心机密之一,隐身涂层的核心基材样本和部分结构件。美国人把它看得比飞行员的生命还重要,必须把这玩意带回马岛。”
“火花”伊戈尔抬起头,眼睛闪烁着技术狂人特有的光芒:“头,情报可靠吗?南军的萨姆-3是六十年代的老家伙,怎么能对付f-117这种隐形怪物……”
“可靠。”米哈伊尔斩钉截铁,“格鲁乌在南防空部队内部有鼹鼠,级别很高。佐兰上校不是疯子,他手里有东西。”
他拉开桌子下的一个暗格,取出一个只有普通收音机大小、却异常沉重的黑色金属箱。箱子表面没有任何标识,只有复杂的散热孔和接口。他打开卡扣,里面是精密的电路板和一个圆柱形的、散发着微弱蓝光的核心部件。
“这是‘灯塔’。”米哈伊尔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冷战末期红色镰刀‘信号旗’特种部队的遗产。它能发射一种特定频谱的定向强电磁脉冲,不是摧毁电子设备,而是制造一个短暂但强烈的、针对特定频率,尤其是gps l1\/l2波段的信号干扰迷雾区。范围不大,直径五百米左右,持续时间只有几分钟。但足够让依赖gps精确导航和武器制导的‘幽灵’,在那个瞬间变成真正的瞎子和聋子。”
他环视着队员:“佐兰上校的导弹营,只需要抓住这几分钟的干扰窗口,用不依赖gps的原始雷达操作技术和光学瞄准,把导弹打出去。机会只有一次,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干扰启动、导弹发射、‘幽灵’坠落后,抢在美国人反应过来之前,拿到‘宝石台’的核心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