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重生1977年之世界之巅 > 第1197章 伏击“”幽灵”

第1197章 伏击“”幽灵”

如墨,浓重的铅云低低压在山脊线上,将最后一点星光也吞噬殆尽。狂风卷着冰冷的雪沫,抽打在嶙峋的岩石和枯死的灌木丛上,发出呜咽般的嘶鸣。气温早已跌破冰点,裸露的岩石表面凝结着一层滑腻的冰壳。
    观察点位于雷达站主阵地侧后方一处陡峭的岩壁顶端,视野极佳,能将下方山谷中那个伪装得极其巧妙的“萨姆”-3导弹发射阵地尽收眼底。
    米哈伊尔将自己紧紧贴在一块巨大的、被风霜侵蚀出无数孔洞的岩石后面,仿佛成了岩石本身的一部分。
    他身上的雪地伪装服覆盖着厚厚的冰雪,只露出一双眼睛,穿透呼啸的风雪和浓重的黑暗,死死盯着下方山谷。
    山谷中,一片死寂,只有几盏被严格遮蔽光线的微弱红灯,在伪装网下若隐若现,标示出发射架、指挥车和弹药掩体的位置。
    南联盟第250防空导弹旅第三营营长佐尔坦.达尼上校,此刻正屏息凝神地坐在指挥车的雷达屏幕前。
    雷达没有开机,所以屏幕上什么都不存在,可他却看见北约庞大机群,正从意大利阿维亚诺空军基地和亚得里亚海上的航母起飞,如同致命的蜂群,越过边境线,扑向南联盟的心脏地带。
    米哈伊尔能感受到脚下大地传来的微弱震颤,那是远方城市遭受巡航导弹打击传来的冲击波。沉闷的爆炸声被狂风撕碎,传到这里只剩下模糊的呜咽。
    “火花”伊戈尔蜷缩在米哈伊尔身边一个浅浅的背风石凹里,厚厚的防寒手套早已摘下,冻得通红发僵的手指却异常灵活地操作着“灯塔”装置的控制面板。
    这个冰冷的金属盒子表面已经结了一层薄霜,但核心部件发出的低沉嗡鸣透过箱体清晰地传递出来,带着一种蓄势待发的能量感。屏幕上的频谱分析图剧烈跳动着,显示着周边空域被各种雷达波和通讯信号塞得满满当当。
    “‘灯塔’预热完毕,频谱锁定…gps l1\/l2波段…干扰模式待命。”伊戈尔的声音透过防寒面罩下的微型骨传导耳机传来。
    米哈伊尔没有回应,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山谷对面那片被浓重黑暗笼罩的天空。
    根据格鲁乌鼹鼠提供的情报和他们对北约前期空袭路线的分析,执行对贝尔格莱德及科索沃境内踹门任务的f-117“夜鹰”编队,其返航路线极有可能擦着这片敏感空域的边缘飞过。
    位于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纳西北约50公里,布贾诺维奇村附近,南联盟空军第250防空导弹旅第三营地对空导弹阵地,在经历了前几夜的沉寂后,如同蛰伏的毒蛇,悄然苏醒了。
    一个经验丰富、性格沉稳的老兵,此刻正紧张地守在一部经过巧妙伪装和电磁加固的、极其老旧的p-18“匙架”早期预警雷达屏幕前。这部雷达工作在vhf波段,探测精度差,抗干扰能力弱,但恰恰因为其“落后”,反而不容易被北约先进的电子战设备完全压制或锁定。
    更重要的是,它能在一定距离上,隐约捕捉到f-117这种以对抗厘米波雷达为主设计的隐形目标在低空慢速飞行时产生的微弱回波,就像在狂风暴雨中捕捉一只滑翔的黑色蝙蝠的影子……而现在,不就是狂风暴雨的天气吗?
    格林尼治时间19时50分。
    “注意,方位280,距离35公里,高度约1500米,低空低速目标,信号特征……非常微弱,像是幽灵!”老兵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变调。
    屏幕上,一个极其暗淡、时隐时现的光点在缓慢移动。
    达尼上校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扑到另一部用于导弹制导的snr-125“低击”连续波照射雷达的操作台前。
    这部雷达同样老旧,但经过他的技术团队秘密改装,降低了发射功率峰值,增强了接收机灵敏度,并采用了一种独特的、间断式的扫描模式,试图规避“哈姆”反辐射导弹的锁定。
    “不要开机,重复,制导雷达绝对不要开机。”达尼低声吼道。
    他的目光死死盯住p-18屏幕上那个微弱的光点。“计算目标航向和速度,预测其进入最佳射程的时间。导弹通电预热,发射架转向预定方位。”
    整个阵地如同精密的钟表般无声而高效地运转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