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天狼诀2 > 第七十五章李新宇练剑法(一)

第七十五章李新宇练剑法(一)

的肩膀说:“二哥,将来这江山要是你的,可别忘了咱们当年在太液池边比赛谁能把石子扔得更远。”
    如今三皇子被封为靖王,镇守北疆,已经三年没回京了。上个月他派人送去一封密信,问三皇子是否还记得拂风剑的“归雁”式该如何发力。回信里只有八个字:“兄若有心,风自会引。”
    “风自会引……”李新宇喃喃自语,突然像是明白了什么。他重新握住剑柄,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江南的河流,蜿蜒曲折,却始终朝着一个方向奔涌;浮现出太液池的水波,看似平静,却暗藏着无穷的力量;浮现出先皇的身影,每一个动作都那么自然,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
    他缓缓睁开眼睛,眼神里多了一丝清明。左脚再次踏出,这一次,他没有刻意去控制力道,而是让身体随着呼吸自然摆动。手腕轻转,玄铁剑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在空中划出一道柔和的弧线。龙袍的下摆随风飘动,与剑穗上的珍珠相映成趣,仿佛一幅流动的画卷。
    “云起”、“流泉”、“穿石”、“归雁”……一招一式,自然而然地从他手中流淌而出。他不再去想那些繁琐的礼仪,不再去想堆积如山的奏折,甚至忘了自己是在紫宸殿,忘了自己是大周朝的新皇。他只是一个练剑的人,与手中的拂风剑融为一体,与周围的空气融为一体,与这天地万物融为一体。
    剑风掠过,吹动了香炉里的灰烬,在空中划出一道道轻盈的轨迹。李新宇的动作越来越快,龙袍上的金线在阳光下闪烁不定,恍若无数颗流星划过夜空。他的呼吸渐渐变得平稳,每一次挥剑都恰到好处,仿佛与风同舞,与云同行。
    当最后一式“听涛”收势时,李新宇静静地站在原地,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滴落在金砖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痕迹。他低头看着手中的拂风剑,剑身上的蓝宝石在晨光中熠熠生辉,仿佛在微笑。
    “李德全。”他开口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轻松。
    “奴才在。”李德全连忙上前,手里还捧着那个空了的酒壶。
    “传旨,”李新宇将剑交给李德全,语气坚定而从容,“召户部尚书、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即刻到御书房见朕。另外,备一份厚礼,送到靖王府,就说……朕多谢他的指点。”
    李德全愣了一下,随即恍然大悟,连忙躬身应道:“奴才遵旨。”他捧着拂风剑,看着李新宇转身走向殿外的背影,突然觉得这位年轻的新皇,似乎比昨天挺拔了许多。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紫宸殿的金砖上,将那些细碎的青铜碎片映照得如同散落的星辰。远处传来早朝的钟声,悠扬而庄重,仿佛在宣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御书房的檀香还未散尽,李新宇指尖捏着户部呈上来的赈灾账册,墨迹在宣纸上洇出深浅不一的纹路。西南水灾已持续半月,账册上的数字像浸了水的石头,沉甸甸压在心头。他忽然想起拂风剑"穿石"式的要诀,手腕翻转时需如滴水穿石般绵密,此刻握着朱笔的手竟不自觉地模仿起握剑的姿势。
    "陛下,三位大人已在殿外候着。"李德全轻手轻脚地推门,见李新宇对着账册出神,将沏好的雨前龙井放在案边。茶盏里的水雾袅袅升起,在龙纹砚台上凝成细小的水珠,恍若昨夜练剑时飞溅的汗珠。
    李新宇抬头时,户部尚书周启元正捧着卷轴跪在丹墀下。老臣花白的胡须上还沾着朝露,声音带着熬夜后的沙哑:"陛下,西南粮库已空,若再不调拨粮草,恐生民变。"
    "江南织造局上个月刚上缴的三百万两银子,可够赈灾?"李新宇的指尖在账册边缘摩挲,忽然想起拂风剑第七式"分浪"的要诀——遇阻则分,分而不散。
    周启元猛地抬头,眼里闪过一丝诧异:"陛下,那笔银子原是要用于修缮长城的"
    "长城固若金汤,却挡不住民心离散。"李新宇起身时,玄色常服的下摆扫过案几,带起的风让烛火晃了晃,"传旨,江南银子悉数调拨西南,再令各地富商捐粮,按捐额授予相应爵位。"
    工部尚书张衡刚要开口劝阻,见李新宇眼神里的笃定,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他想起三天前在文华殿,新帝拿着河工图纸,指尖划过淮河故道的模样,竟与二十年前先皇指点治水方略时如出一辙。
    散朝时已近午时,李新宇没回寝殿,径直走向御花园的揽月亭。李德全早已命人在此设了剑架,拂风剑在日光下泛着幽蓝的光,剑鞘上的云纹仿佛在流动。
    "陛下,靖王密信。"李德全递上蜡封的竹筒,见李新宇接过时指尖微顿,补充道,"是昨夜三更到的。"
    展开信纸的刹那,熟悉的狂草跃入眼帘:"兄可知拂风剑藏锋于鞘,正如帝王藏锐于心?北疆风沙大,剑穗常缠于柄,弟悟得'绕指柔'式新解"李新宇忽然想起少年时,三皇子总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