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上,店里留了两个人看着电工和水工干活,其他人全部下乡抓蝗虫去了。
张明朗带着村支书他们去昨天的村子守株待蝗虫。
时向东和时想想一人骑一辆自行车去六合村收鸡蛋。
“鸡蛋?”六合村的村民打量着眼前的两个人:“有啊!你们出多少钱?”
“6毛6一斤!”
大娘琢磨着,拿到供销社去卖也是这个价,要是路上磕了破了,还算自己的。
能卖!
“你们跟我来吧!”大娘转身带着他们进村:“你们要多少鸡蛋?”
“两三百斤吧!”
大娘身子一个踉跄,回头,发现小姑娘脸上的表情不像是寻她开玩笑:“要这么多?”
“嗯!”
“你们要得多,我问问村里人,他们家里有。”大娘道。
“劳烦大娘帮我问问!”时想想礼貌道。
“好,好!”
大娘高兴地挨家挨户敲门,不一会儿整个村子的人都知道有人上门收鸡蛋的事。
纷纷带着鸡蛋来到大娘家。
时想想从大娘家借了称。
时向东负责称鸡蛋,时想想付钱。
半个多小时,收了260多斤鸡蛋。
鸡蛋大小不一,时想想估摸算了一下,一斤鸡蛋有8到12枚。
拢共差不多有2600枚左右。
搞几天活动足够了!
收鸡蛋花了171块6毛钱。
时想想跟村里人要了一些干稻草铺在筐里,防止鸡蛋在运回去的途中磕破弄坏了。
他们刚要出村子,大老远就看见一群蝗虫飞过来。
村里的干部见状,大惊失色。
“不好了,蝗虫闹到咱们这边来了,快通知村里人来驱赶蝗虫。”晒得黝黑,后背略驼的男人命令道。
“村长,我这就去。”
时想想清了清嗓子,韩向东就知道她打的什么主意。
不出他所料,小妹骑着个自行车就朝村长走过去,出声叫住他:“村长。”
村长急得焦头烂额,不耐烦的转身,发现身后是一张生面孔,愣了一下:“啥事?”
“村长,我们收蝗虫,3厘钱一斤,你们抓多少我收多少!”
村长伸手掏了掏自己的耳朵,以为自己年纪大了,出现幻听:“你要收蝗虫?还3厘钱一斤?”
这女娃娃脑子没进水吧?!
这玩意儿还能卖钱?
时想想掀开绑在自行车箩筐上的草:“这是我刚从你们村收的鸡蛋,也收蝗虫!”
“真给钱?”
“给!”
“你等着,我通知人!”
村长活了大半辈子,哪见过这好事,撒丫子就跑,那精神头比年轻的小伙子有过之而无不及。
没一会儿就超过了去通知村里人的大队长。
大队长还以为自己眼花了:“村长?”
他啥时候腿脚这么好了?!
“家里闲着的都去抓蝗虫,收鸡蛋那小丫头出3厘钱一斤,快点,别让蝗虫跑了!”
村里人听到村长的大嗓门,纷纷跑出来。
“村长,咱们村哪里有蝗虫啊?”
村长没好气道:“旁边几个村子都有蝗虫,我们村跑得了吗?赶紧的,赚钱要紧。”
“哎,好!”
没多久,全村的人拖家带口出来抓蝗虫。
成群结队的蝗虫看见乌泱泱的一群人,笑容颠狂,不怀好意的朝它们扑过来。
吓得掉头就跑。
村里人哪里肯放它们跑,拿着网,抄着家伙穷追猛打。
更有甚者抓到了隔壁村。
隔壁村的人看着被蝗虫啃食的庄稼,愁云满目,抓耳挠腮,头发都快薅秃了。
就在他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就看见一群人追着蝗虫跑。
蹲在地上的人缓缓起身:“这不是隔壁村的吗?”
“他们在帮咱们赶蝗虫!”
好人啊!
一年前他们还为了边角地跟人家村干过架,没想到他们竟然不计前嫌,主动过来帮他们抓蝗虫。
这份胸襟,这份浩然的正气,着实让人羞愧。
六合村村民眼里只有蝗虫,至于路边那几个愁眉苦脸的苦瓜,根本没看到。
直到把村里的蝗虫嚯嚯完,六合村的村民一人挑着两麻袋蝗虫‘哼哧’‘哼哧’的跑路。
“快跑,要是让他们知道蝗虫能卖钱,他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就是,去年为了一点边角地,差点就见血了。”
黄土村的村长听说了六合村为他们村做的好事,急匆匆的赶来,只看到一个背影,感慨道:“做好事不留名,下次去镇上开会的时候,我一定要好好感谢六合村的义举。”
活雷锋啊!
蝗虫都给他们抓光了!
六合村的村民收获满满的回到村子,手脚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