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爵士,关于最近香港出现四家‘总公会’,你作为香港工业的领袖,是如何看待的?”
很快,柏立基作为政z人物,你抛出一个‘敏感’的话题
目前香港出现的四家‘总公会’,分别是:香港总商会、香港中华厂商会、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香港工业总会
其中,香港中华厂商会是支持内地,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则支持台岛,而香港总商会和香港工业总会则是支持香港政府
另外,还有个九龙总商会,则是支持台岛的
陈光良早已经不担任社会团体的公职,都是委任代表,在这些商会里
当然这个问题,陈光良也无需回避,说道:“本质上讲,大家其实都是商会,主要是为香港的工商业服务”
很明确的态度,他一向如此
柏立基满意的说道:“确实,我们香港政府也支持这些商会,为香港的工商业好好服务陈爵士是香港工业的领袖,为香港工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相信也是这样的想法”
1958年1月,柏立基从星岛总督上任后,在香港感受到很大的压力,因为前任葛量洪是在香港具备很高影响力的港督
不过柏立基随即发现,香港的经济从他一上任开始,便腾飞起来,而且发展得太快了,政府收入也增长很快
这样一来,相当于他是躺赢,当然柏立基也做了不少事情
陈光良说道:“多谢港督阁下的肯定我此次来,还希望促进一件事,那就是由企业投资,在香港岛和九龙岛之间,修建一条海底隧道,让香港的两大主要经济区,更加紧密的联接在一起若是完成这个工程,香港经济将更加的腾飞”
柏立基一听,顿时认真起来,说道:“由企业投资,那就是陈爵士有意牵头不过我们都知道,企业绝不会做亏本的生意,更不要说如此庞大的一个工程”
陈光良点点头,大方的承认,并说道:“当然我们可以通过‘收费’来让企业收回成本和获取利润,收费的年限及价格涨幅,可以由政府参与最终,既可以让香港市民出行方便、经济腾飞,也可以让企业获取不低于年回报率10%的利润我相信这是一个双赢的方案!”
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以目前香港政府的财政,是不可能支撑的1959年,香港政府的财政收入,才5亿不到
而投资这样一个工程,预计在2~2.5亿港币的预算
香港政府的财政收入,需要支出很多,不可能投资这样一个大项目仅仅是‘淡水工程’,就比其重要的多
柏立基点点头,说道:“好,我尽快让立法局进行讨论,如果通过,陈爵士可牵头”
“多谢阁下的支持”
“我们应该多谢陈爵士才对”
柏立基都看得出来,陈光良在这里的私心很好,毕竟投资很多生意,都比投资海底隧道好
当然他们这些政客也明白,在香港,陈光良家族‘一家独大’,香港发展的越好,陈光良家族也是受益的
陈光良准备投资一条隧道,连接港岛和九龙的消息,一经传播,便影响香港市民的广泛讨论
“这个隧道一旦开通,不仅巴士车可以两地开通,就是私家车、出租车也可以,大大的方便了香港交通,对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都是功德无量啊!”
“不愧是是‘世界船王’、‘华商领袖’,这次大手笔的投资,简直是无人可及”
“还不是为了赚钱嘛!真要建成,过路费也是不少呢,你真当人家是在做慈善?”
“你这话说的,如此庞大的投资,就是港府也拿不出钱,你让一个私人免费投资,你想什么呢!本来就是一个投资的项目,只要港府能加以限制利润,这就是一个利港利民的好事!”
面对市民和传媒的议论纷纷,陈光良并没有动摇提前修建香港红磡隧道的想法
在长实集团的会议室
陈光良开口说道:“鉴于投资香港红磡隧道的金额巨大,回报率较低,我决定充分利用长实集团上市来筹集资金我还打算成立长江基建,以后专门投资基建行业当然基建行业的回报率虽然没有地产高,但它胜在稳定收益,没有周期性”
保利建筑的总经理陆元台,说道:“老板如果你想投资基建,正好今年安达臣大亚石矿场招标,这是一个大项目,想中标至少得1.5亿港币左右,但回报率却很高.”
陈光良笑道:“这个标我们要投,但不是志在必得红磡隧道才是我们必须投资的项目,这里面关系到很多的方面”
长实集团目前的资产已经是十多亿,陈光良如果准备将其上市,哪怕部分的资产,也要估值10亿以上,然后募集2.5亿以上的资金(25%股权)
而投资红磡隧道,怎么也需要4年的时间,再加上银行贷款方面,所以对长实集团来说,不是太大的压力
众人不再有意见,毕竟老板都讲了,这里面关系很大,大家也隐隐约约明白这里面的重大关系——那就是陈氏家族在香港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