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武运昌隆 > 第一卷侠气少年郎 第四十六章、安仙桥

第一卷侠气少年郎 第四十六章、安仙桥

    荀常正要追问,却被荀振一把抱住,将嘴边的话咽下去。
    自己的叔叔荀久,是当今皇帝的亲弟弟。论功劳整个大宁无人能出其右,已是封无可封。
    荀常想不出这个缺心眼的弟弟为什么说出这种话。
    荀振松开荀常,看向一旁扶剑含笑的瘸子,问道:“哥,这位是?”
    徐舟突然对荀常使了个眼色。
    “哦是在路上结识的江湖路人,我看着身手不错,便收做随从了。”
    徐舟满意点头。
    荀振又是一个浮夸官礼,惊得徐舟连连后退,回以江湖抱拳礼。
    “荀振,你知道这里拘押着红衫军的阴物吗?”
    “伏虎城中多有传言,但我从没见过。”
    接下来的路几人同行,一路上都是荀常在打听大宁朝中的新鲜事。荀振对这些事情不感兴趣,多是敷衍,唯独一路上对徐舟多有侧目。
    王世子出行身边随从如此少,在大宁很少见,不过伏虎城的百姓倒是习惯了。
    路程走得快些,不到正午便已经到了伏虎城的南城门外。
    伏虎城城墙巍峨,比大宁京城的城墙还要宽厚很多,这显然不符合大宁的礼制。
    只有南、北、东三座城门,伏虎城西侧紧挨着一座小山,便省去了城墙。
    南门外的护城河上,有一座颇具山上仙家格调的雕纹石拱桥,很窄,所容不过三人并肩。
    “依山建城,看上去虽然省时省力,但实际上在西山中需要投入更多的守城兵力吧?”
    荀振听到徐舟这么问,便耐心解释:“先生有此问,可见对世俗兵法也略知一二。但先生放心,这座山名叫坎水山,也是父王所创建的坎水剑宗的宗门所在。守备之事无需大宁守将操心。”
    坎水剑宗,名字不大好听。
    几人登上拱桥,看清城门上三个大字【安仙门】。
    城门大开,来往商贩农户络绎不绝。
    百姓见到世子,不跪拜不行礼,更多的是凑上来嘘寒问暖。虽有拍马屁的嫌疑,但也很是难得了。
    “世子,胜兵王何日班师啊?大家伙都想得紧呢。”
    荀振不方便告知具体时间,于是笑脸相迎,说:“快了快了。”
    走过拱桥,城门下站着一个手提朴刀,身穿黑色甲胄的高大男人,看上去已经等待荀振许久了。
    “末将见过世子。”
    荀振突然收起笑脸,面色一冷,悄声说道:“井营,我拜托你调查的事情,有眉目了吗?”
    男人轻轻点头。
    “随我回王府。”
    “禀世子,末将今日需值守安仙门。”
    荀振抬头望向屹立在城门楼之上的那位金甲将军,说道:“许明达,今日你值守。”
    金甲将军许明达一跃掠下城头,轻轻作揖,说道:“世子,我与何先生有约,恐怕”
    荀振眉头一皱,“现在伏虎城兵马均由我一人节制,你搬出奉王司来也没用。何老狗这个监察使,还管不到三军阵前。”
    许明达不好再说什么,只是后头狠狠看了一眼井营。
    井营拜谢许明达,随着荀振一行人进城去。
    “荀振,你说的何老狗可是京城的何良骥?”
    荀振点了点头,骂道:“这条老狗,带兵打仗一窍不通,整天拿着那套纸上谈兵的扯淡说辞对我指手画脚。”
    徐舟忽然走到二人前头,锐利眼神看过街上的每一个人。
    街上除了老人就是孩子。
    “怎么了?”荀常问道。
    徐舟摇头道:“从走过安仙桥之后,我就感觉暗处有一双眼睛盯着我们。”徐舟说罢又环视一周,还是没发现什么可疑的人。
    荀振道:“不必太过谨慎。伏虎城的百姓世代军户,这些老人都是从边军中退下来的将士。咱们伏虎城,作为大宁京城的南面门户,是整个大宁最安全的地方了。”
    “我看未必。”
    荀振面露不悦,荀常连忙开脱道:“我这位随从,不太会说话,又向来谨慎。莫怪莫怪。”
    荀振只好把嘴边的难听话咽下去。荀常则小声对徐舟说道:“徐先生,是跟昨晚的事情有关系?”
    徐舟小声回答:“但愿不是。”
    此时在徐舟身后茶楼的二楼之上,坐着一个书生打扮的中年男人,茶楼伙计在一旁侍奉着。
    这位大人一看就是非富即贵,举手投足绝非普通书生可比。
    但是伙计不知道,为什么男人会忽然手滑打碎了茶杯。伙计不敢责怪,只是心中暗暗埋怨:恐怕这个茶杯钱要算在自己账上了。
    胜兵王府,并没有在伏虎城单独划出一块地来,而是坐落在繁华市井中。除了占地大不少之外,从府外看去和寻常人家无甚区别。
    荀常感慨道:“叔叔还是这么节俭,不愧为三军表率。”荀振无奈道:“要是当今圣上也像你这么想就好了。”
    “参见世子!”
    门口军士一边一个打开王府大门,院子里坐着一个独臂老头,正在悠闲品茶。见到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