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北府江山 > 第314章 收

第314章 收

    “老朽惭愧,致使洛阳陷于索虏之手,实无颜见都督!”辛恭靖老泪纵横。
    刘道规赶紧安慰:“辛公以万余老弱抵挡拓跋珪十五万大军三月,杀伤两万索虏,扬我华夏声威,何愧之有?”
    其实洛阳本来守住了,枋头大战后,刺激到了拓跋珪,不计伤亡,方才攻破城池。
    可以说虽败犹荣了。
    换其他人来,早就举手投降了。
    枋头大战前,拓跋珪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正是如日中天之时。
    他一介文士,毅然决然的顽抗到底,这种胆气已非常人所有。
    辛恭靖脸色好了一些,“可惜洛阳没了,中原门户洞开,索虏铁骑随意进出……”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以后的事,何必杞人忧天?枋头之战,已经伤了他们元气,至少需要三四年休养,而且三四年后未必能抽出手来对付我们,别忘了,魏国的敌人不止咱们一家。”
    刘道规非常乐观。
    枋头之战意义重大,不仅伤了魏国元气,也打断了拓跋珪染指中原的野心。
    他是个聪明人,在没解决柔然以及河北之前,没有精力南下。
    而这个过程绝不止三四年。
    他在参合陂坑杀了五万降卒,河北至今还未归心。
    如今天下的形势,三四年后是个什么样子谁也说不准。
    三四年前,魏国也只是刚刚打赢了参合陂之战,转眼,就席卷了河北。
    “都督如此一说,老朽心中倒是好受一些,他日克复神州,莫要忘了我这把老骨头!”辛恭靖人老心不老。
    刘道规笑道:“辛公大可放心,这一天不会太晚!”
    “都督……”刘怀慎半跪于地。
    刘道规赶忙扶起,“胜败乃兵家常事,不必在意,兄长一人独战魏国四员大将,虽败犹荣。”
    滑台失守是必然的。
    当时刘道规正在合肥与桓玄斗法,魏国声东击西,不顾盟约,忽然出手,用的还是慕容垂攻滑台之策,刘怀慎手上只有四五千人马,一半还是临时招募来的青壮,自然不是他们的对手。
    刘怀慎道:“我若坚守不出,定能支撑数月,只是可惜了那些牺牲的兄弟。”
    “来日方长,这个仇以后会有机会报。”刘道规拍拍他的肩膀。
    放回来的士卒足有四千之众。
    能经历血战活到最后的,必然都是勇士。
    刘道规将他们全部编入建威中军之中。
    休整了几日,春日凌空,大地回暖。
    拓跋珪真就掉头返回平城,对兵力空虚的邺城看都不看一眼。
    刘道规也留下沈庆之三千人马防守邺城,刘钟的水军镇守枋头。
    不是不想多留兵力在邺城,而是兵力一多,粮草军资供应就要增加,养一个中兵,至少需要二十五个农夫的田赋,若是骑兵,则是五十人。
    那么刘道规就不得不向邺城填充人口。
    眼下兖州都还有很多荒地没有经营起来,邺城实在没有精力。
    关键邺城就在拓跋珪眼皮子底下,几乎无险可守,经营起来也是为别人做嫁衣。
    所以干脆当成一座军城,将防守的重心放在枋头和黎阳,这两处都是渡口,与濮阳连成一线,还能威慑滑台,防守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长孙肥的一万多人马还留在滑台,虽然是座孤城,却如同一根钉子插在中原大地上,隐患极大。
    安排好防务之后,刘道规乘船返回彭城。
    洛阳虽然丢了,但收获极大。
    暂时遏制住了魏国向中原扩张的野心,声威也打出来了,振奋了北地晋人的士气。
    战场上打赢了,什么就都有了。
    连桓玄放下往日的傲慢,升自己为前将军、沛侯,都督冀、幽、并、青四州诸军事……
    他的楚国是晋室“禅让”的,有法理和名分在,以后不管谁上台,刘道规的地位不会受到影响。
    “报——滑台长孙肥在拓跋仪的接应下弃城而走。”
    刚到濮阳,斥候带回了好消息。
    刘道规拍栏而笑:“还算他们有眼力!”
    滑台北面是黎阳、枋头,东面是濮阳,南面是开封,西面是虎牢,基本是一处死地,黄河解封,更是切断了与魏国的联系。
    长孙肥现在不走,等刘道规休养几个月,他想走都走不了。
    魏国连邺城都没什么兴趣,更不用说滑台。
    他们拿下洛阳,滑台的意义大大削弱。
    枋头一战,魏军见识到了北府军的实力,也就没之前那么狂妄。
    辛恭靖惋惜道:“若是能留下此人,便去了拓跋珪一臂!”
    刘遵也来了兴趣,“不如大军跟在后面,趁机收复洛阳!兄长的兵马也到了宛城!”
    “那是桓修的兵马,不是兄长的,我军伤亡惨重,没有实力留下他,长孙肥乃魏国元勋,大战一起,牵一发而动全身,拓跋珪必携倾国之军卷土重来。”
    他在洛阳,不知道刘道规的底细。
    打仗,最怕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