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22章 初战

第22章 初战

    三月初五。
    夜色尚未全然褪去。
    大概是知道这几日必有一战,汉军营寨比往日更早升起了炊烟。
    曹真在帅帐中得知消息,登上将台往西面汉营望去,思索片刻后,倒没有立刻唤醒营中将士,而是选择让将士们继续养精蓄锐。
    半个多时辰后,曹营炊烟才开始升起。
    又半个时辰,全军饱餐一顿。
    曹真终于发布了今日的第一条军令:
    命大将军司马郝昭督五部校尉共一万步卒出营前移一里,其余人继续留在营中养精蓄锐。
    由于出营距离不远,所以也用不着辎重车运送甲兵。
    而这一万人马出营一里,列好阵势之后,便很快被各部校尉安排坐下休息。
    到了校尉这一层都知道,至少要将午之时才会开启战事。
    因为天子的两千虎豹骑按约定要下午申时才到。
    就如汉军想等待一场大水将曹军主力大部消灭一般。
    曹军也想等长安的两千虎豹骑突然出现在战场上,起到一锤定音全歼汉军的效果。
    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消耗战,拉锯战,都不是此时双方指挥想要的效果。
    他们都想打歼灭战,都想尽最大可能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
    然而出乎了校尉们的意料,曹真的军令很快便从秦岭山脚下那座高出地面十余丈的土塬传了下来。
    命校尉乐琳率两千人为前部,去占据战场正中间那块南北长三四里,东西宽百余步的坂坡。
    战事就如此平淡地展开。
    峪山台地边缘,金吾纛旓之下。
    颇有些心烦意乱的大汉天子,在魏军五营人马刚出营时便已擐甲负弓来到了此处将台,站定望着。
    当最中间一团魏军开始向战场中间移动时,他不动声色地把手拢入了盔甲外的氅衣大袖中,好让自己看起来更镇定些。
    曹军缓移,尘烟渐起。
    将台上,赵云下令。
    命校尉冯虎率领一千精锐在左,屯田都尉宗前率五百敢战老卒在右,中间杂五百敢战青壮戍卒,去与曹军争这十里战场中唯一的土坂。
    这片坂坡,在汉军营寨东四里,曹军营寨西六里,若能占领,也能产生些许居高临下的用兵优势。
    “子龙将军,兵法不是说「以正合以奇胜」,咱们初战就把冯破虏和那些敢战老卒戍卒放出去了吗?”
    有赵云居中指挥,刘禅大脑已经停止了思考,下意识地问出了问题。
    由于他战前许诺的惊人抚恤,这几日还是有许多敢战死士主动站出来跟各部长官请战的。
    这一部分,大约在四千人。
    而据赵云宽慰这位天子的说法,那些没有主动站出来的也未必就不愿死命,只是彼时生死尚未当前,多少还是畏惧死亡。
    一旦与敌接阵打杀起来,则进也是死,退也是死,想到战死则身后无忧,多少还是会多些人愿意站出来为他这天子死命杀敌的。
    “陛下,今贼多我少,贼强我弱,若是初战告败,定然严重影响我军士气。
    “而且,那些站出来的老卒戍卒究竟能战与否,战力如何,臣心里也没底,所以才让他们先上去与敌先接一阵,试一试敌我究竟。”
    老将军肃容以答。
    而与老将军并立将台之上的汉家天子,此刻得到老将军答复,却也不知听明白了没,只是一味盯着战场上朝东移动的汉军军阵迷茫点头。
    十里外。
    同在秦岭北麓,却由于山林阻挡并不能看见汉军帅纛的塬上将台。
    腰合十围的大将军曹真,目光同样全神贯注地盯着此刻唯一的局部战场。
    过去这五年,蜀军偃旗息鼓,马放南山,任谁都觉得,失去了刘备的伪汉政权不可能还有能力打出来。
    结果他就是打出来了。
    而陇右虽然已胜,但据张郃信中所言,诸葛亮治兵营造,皆得兵家之要,令张郃自愧弗如。
    再加上早上杜袭所说的斜水或有诡计奇谋,曹真不得不收起战略上对伪汉君臣的藐视,在战术上对眼前的蜀军重视起来。
    派乐琳两千人去争地,就是去试探一下蜀军的成色。
    如果猜得不错,蜀军为了初战不败,定然会派出精锐出战。
    两刻钟后,汉军率先抵达坂坡,占据有利地形列阵以待。
    又一刻钟,魏将乐琳率部抵达。
    仅仅三波箭矢的互相抛射之后,两军正式接战。
    魏将乐琳乃五子良将乐进之子,颇有其父每战陷阵先登遗风,仗着自己长枪锋锐,甲胄刚坚,带头向缓坡上的汉军右翼老卒发起了冲锋,试图从这明显薄弱的侧翼突破,再如同削皮一般把汉军从坂上削下来。
    而他手下两千人,自队率以上皆是乐家部曲将,青泥打过关羽,合肥打过孙权,乐进死后,才跟着他回了雒阳。
    如今战功就在眼前,一个个也是振奋万分,一点也没有初战被派出来当炮灰的沮丧。
    至于那两千魏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