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111章 直取长安?

第111章 直取长安?

 “赵云乃擂鼓振天,以弩追射,太祖大军惊骇而走,自相蹂躏,堕汉水而死者甚众。”
    “竟有此事?”陈圭、王观、孙礼几人皆是吃惊不已。
    于大魏不利的战事,大魏自然不会大肆宣扬,他们这些人确实从来没有听说过。
    州泰还知道,就是这一战,赵云率十几轻骑在魏大军中数进数出,且战且退如入无人之境,刘备战后夸赞赵云“一身都是胆也”,之后蜀军将士更呼赵云为“虎威将军”。
    这些事迹,是屯驻襄阳的荆州老兵告诉他的,那些老兵也曾是蜀军中的一员。
    他被征辟为骠骑府属前,是荆州刺史裴潜的治中从事,屯于襄阳,陈圭、王观这些随骠骑将军屯宛城的府僚不知道也属自然。
    “先把消息告诉骠骑将军,让骠骑将军定夺吧。”陈圭听到赵云的事迹后才忐忑起来。
    蜀军骑兵还在远处虎视眈眈,就算真是一座空营,也没法探出来。
    哨骑派得少了,必然会被蜀骑绞杀,消息带不回来,白废兵力。
    派得多了,万一不是空营,又会被步骑联合绞杀。
    真要全军压上去,蜀寇昨夜才把兵力往北寨转移,里面若真有两三万战卒以逸待劳,那就完蛋了。
    …
    芒水西。
    芦苇荡南。
    汉军向东而行。
    大张旗鼓,烟尘四起。
    魏军两千人屯于芒水东畔,见到汉军浩浩荡荡举大军而来,象征性地抵挡了一阵,便匆忙撤走。
    什么击敌半渡,根本不存在的。
    这芒水二十余里长,除非几万大军全部布于此地,汉军一旦移动,则大军针对性调度,否则根本做不到所谓击敌于半渡。
    魏延作为前锋,见到魏军溃走,直接遣五十亲军突骑及天子带来的三百大汉虎骑追杀而去。
    一直越过芒水,随即便在司马懿营寨正南的鄠县地界,清理起了魏军布置在四处的哨骑,压缩魏军哨骑的视野。
    魏军留在此地哨骑不多,布置在芒水之畔的不过百余骑。
    见到汉军来骑人多势众,心知这前哨战绝对是打不过了,便根本不多招架,一部分继续东退,另一部分直接逃回了魏军大寨,把消息带给了司马懿。
    几乎同一时间,司马懿中军大帐收到了陈圭等人传回的消息。
    “空营计?”司马懿若有所思,只觉越来越摸不透诸葛亮到底在想什么了。
    一开始笃定诸葛亮会保全实力而避战,结果诸葛亮却兵分南北,表现出了强烈的战心。
    又以为诸葛亮可能是虚张声势,派兵过去吓唬一番,或许就会不战而走,结果诸葛亮没走,反而真的举大军前来夺营。
    现在又是设下所谓空营之计,尽举大军前来攻这座坚垒。
    种种行径,越来越不像权臣了。
    难道自己高估诸葛亮了,诸葛亮根本不懂政治?
    不过也无所谓了,诸葛亮既敢来攻,便让他有来无回。
    “什么空营不空营的,让文钦带上两百骑,赶一群徒隶进去探探不就知道了?”周当不屑道。
    贾栩白了一眼:“说得轻巧,蜀骑就在彼处以逸待劳,两百骑过去不是送死吗?”
    周当一下噎住。
    贾栩略一思索:“依我看,也别管他是不是空营,先让文钦把虎豹骑调回来吧,否则也难以知晓南面这支蜀寇是虚是实。”
    骑兵不够,视野被压缩,也就无从得知蜀军究竟来了多少人。
    就算是打防守反击,完全丧失视野也是一件很被动的事。
    司马懿抚须,思索片刻后徐徐出声:“不必,若把虎豹骑调回,蜀寇骑兵必然也会跟至此地。
    “蜀寇多弩,我大军若不出营接应,单凭虎豹骑,在蜀寇步骑手中讨不到好处。”
    贾栩言:“既然如此,那就趁蜀寇远来疲惫,立足未稳,出营与蜀寇一战!
    “反正有魏平四千伏兵,一旦两军交战纠缠,必能打诸葛亮一个措手不及!”
    司马懿再次摇头:
    “诸葛亮既然举军而来,则是见陈圭、州泰在北,以为我营垒空虚。
    “我举军而出,反而将他惊走。
    “或能小胜,但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命寨中偃旗息鼓,诱他强攻。
    “待他损兵折将、师老兵疲却强攻不下,我大军再举军尽出,必能大破之。”
    说到此处,司马懿找来亲卫:
    “命陈圭、州泰他们继续按兵不动,等我军令。
    “若诸葛亮强攻我营垒,再命陈圭、州泰举军夺那空营,若我所料不错,彼处必是空营无疑。
    “拿下之后,试试能否南渡,去夺蜀寇渭南那座营垒。
    “诸葛亮才至两日,营垒未固,真若夺下,诸葛亮便要退无所据。”
    吩咐完,司马懿离开中军大帐,登上望楼。
    然而虽然站在望楼之上,视野也不过是十里出头罢了,连芦苇荡的尽头都望不到,更别提沿着芦苇荡边缘行军的蜀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