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126章 亲临长安

第126章 亲临长安

弃长安而走,长安城北仍有赵老将军、王平、傅佥、冯虎诸将校两万余人马,朕这一去,不会有什么危险。”
    向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郭攸之难得严肃相问:
    “倘司马懿不理会丞相大军,反而先击陛下与赵老将军部众,又当如何是好?”
    刘禅闻之,忽而一哂:
    “我大汉在渭北有细柳、棘门、高陵三座城寨,营造月余,深沟高垒。
    “又赵老将军手下两万将士,新得一胜,士气高昂。
    “而新丰守军却是新逢一败,一旦被攻而司马懿不挥师来救,军心必乱,丞相夺之易耳。
    “如此一来,司马懿何来底气再效张郃孤注一掷,舍新丰而向细柳、棘门、高陵?
    “且不提三座城寨攻之不易,一旦败了,那么伪魏接下来便连潼关也可能失却。
    “潼关一旦失却,则我大汉就彻底坐稳了关中。
    “河东之地,也将彻底暴露在我大汉面前。
    “洛阳门户随之大开,伪朝恐怕要议迁都之事了。
    “换言之,司马懿如今已退无可退,避无可避,非得与我大汉来一场决定关中命运的决战不可了。
    “而这决战之机又在何处?
    “依朕之见,就在丞相大军攻新丰不下,三军疲惫之时。”
    刘禅已经听姜维说了,在凉陇之地素有些威名的郝昭入据了新丰。
    与他一起入据新丰的,还有两千左右的虎豹骑,城中守军大概在五千上下。
    以郝昭之善守,加上虎豹骑素质也不差,这座新丰城怎么也能守住几日的。
    至于到底是几日,十几日,抑或是夸张点几十日,就都不是远离前线的刘禅能揣度的了。
    没有火药大炮的年代,一座城能不能守住,能守住多久,取决于很多因素。
    守将,守卒,粮草,工事,军械,军心,很多东西都是不可量化的。
    所以新丰一定会打。
    不尝试着打一打,就不能知道到底能不能迅速将之夺下,而夺下新丰的好处是巨大的。
    再者,就算单纯为了引司马懿出来决战,新丰也值得一打。
    郭攸之、陈震等人显然被天子这一番分析说辞给唬住了。
    不晓军事的他们,面对这位亲征以来日日与军汉们厮混,且还连战连胜的天子,实在没什么底气去判断天子是不是在纸上谈兵。
    最后,陈震只得再问:
    “万一呢?万一司马懿探到陛下就在赵老将军军中,最后如张郃一般孤注一掷呢?”
    闻言至此,刘禅再次一笑:
    “凡事皆有代价,不是吗?
    “司马懿若孤注一掷,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是整个关中,整座潼关,乃至就连河东也将陷入险境,关东也将是门户大开。
    “张郃殷鉴不远,司马懿真敢如此孤注一掷吗?
    “至于朕的代价。
    “若果真能诱得司马懿来攻朕,天大战果就摆在朕眼前。
    “如此一来,冒这么一点点不值一提的风险,又有何惧?
    “三月之前,街亭之失,大汉社稷有倾毁之危。
    “董侍中与蒋长史仍从朕之请,将朕从成都放了出来。
    “初战之时,朕心怀决死之意与魏寇一战。
    “魏寇兵戈离朕最近之时,大概不过百余步。
    “那时,难道就不危险吗?
    “说朕自以为是也好,说朕居功自伐也罢。
    “朕确实以为,若非朕心中存了那么股与魏寇决一死战之意气,大汉便未必有今日大好之局面。
    “自丞相深入长安以来,朕每夜辗转反侧,不时问自己,彼时如此艰难朕都挺过来了。
    “缘何如今只能枯坐营室之间,留龙骧虎贲锐士之不用,反而旁观丞相、赵老将军他们引将士在前线为朕流血流汗?
    “于是权衡利弊风险,朕自觉这长安朕非去不可。
    “若这利弊风险朕权衡有错,彼处还有赵老将军在。
    “他若劝朕回来,朕便回来,绝无二话。
    “倘若朕不回来,那便说明就连赵老将军也认为,这长安朕去得,朕该去,他也护得住朕。
    “如此,诸位便无须忧虑,等朕好消息传来吧。”
    刘禅言辞恳切,说到最后一步上前,一左一右拉住了两位侍中的手。
    陈震、郭攸之两位侍中俱是一震,见天子诀意如此,一时面面相觑。
    沉默许久,似是认真在思索天子说的是否有其道理。
    而事实上,经天子这么一分析,他们也都觉得,司马懿似乎真的不敢孤注一掷。
    又加上天子还搬出赵老将军作为最后一道保险,于是再无话可说,双双叹了一气,算是默许了下来。
    再怎么说,天子虽执意犯险,但起码还询问了他们的意见。
    怎么着也比背着他们偷偷往长安跑好一些吧?
    刘禅见二人不再劝阻,心中也为之一松。
    且说,除了上述这些分析外,他之所以执意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